时间: 2025-05-03 19:2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9:28
过天津桥
作者: 蔡襄 〔宋代〕
日暖溪平冰渐销,
水声才下内前桥。
山川满眼閒宫殿,
草树迷人旧市朝。
每向寻春偏有意,
却成怀古更无聊。
洛阳平昔多豪俊,
惆怅埋魂不可招。
阳光明媚,溪水平静,冰雪渐渐融化,
水声刚刚流下前面的桥。
山川美景尽收眼底,仿佛闲庭信步在宫殿,
草木树影令人迷醉,宛如旧日的市井晨光。
每当寻春时总是充满期待,
却又不知不觉间变成对往事的怀念,更显得无聊。
洛阳往昔有很多豪杰俊才,
如今惆怅之情埋藏在心,无法招唤出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蔡襄(1045年-1121年),字君謨,号蕙堂,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作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闻名,善于描绘自然景致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过天津桥》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游历至天津桥,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联想到往昔的豪杰,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历史的感慨。
《过天津桥》是一首以春天为背景的怀古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流露出对往昔和才俊的缅怀之情。首联“日暖溪平冰渐销”描绘了春天温暖的阳光和逐渐融化的冰雪,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接着“水声才下内前桥”,水声的流淌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三四句“山川满眼閒宫殿,草树迷人旧市朝”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昔日繁华的感怀。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春天的期待与历史的追忆,每向寻春偏有意,却成怀古更无聊,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感。最后两句提到洛阳的豪杰,似乎在感叹当今的无能为力,抒发对历史的惆怅和对英才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历史的沉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读者在欣赏春景的同时,也不由得陷入对往昔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引发对历史的思考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才俊的惆怅与无奈,体现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洛阳”象征什么?
A. 美丽的春天
B. 豪杰与俊才
C. 宁静的湖泊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
A. 冰雪与水声
B. 草树与宫殿
C. 旧市与豪俊
该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惆怅
C. 兴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