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9:35
方丈维摩室,翛然物外踪。
花馀天女散,果剩法王供。
白日流禅榻,青天落梵钟。
何当问神足,白眼对长松。
在方丈的维摩居室中,恬静地超脱于世俗的纷扰。
花余下的仅是天女所散的香气,果实只剩下法王所供奉的。
阳光洒在禅榻上,青空中钟声悠扬落下。
何时才能向神灵请教,白眼望向那高大的松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胡应麟,明代人,著名的文学家与诗人,擅长诗文并有较高的学术造诣。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哲学思考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胡应麟因足疾而居于肇林,距离太函三十里,表现了他在身体不适时对自然、佛教以及自身内心的思索。
这首诗以维摩室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身体不适时的超然心境与对佛教文化的追求。首句通过“方丈维摩室”引入,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接着,“翛然物外踪”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让人仿佛看见他在世俗之外的沉静与自在。接下来的两句提到“花馀天女散,果剩法王供”,通过花香和供品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佛教的清净与超脱。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境界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思考。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对智慧的向往,充满了哲理与禅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超然物外、追求智慧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融汇。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方丈”指的是:
A. 一种花卉
B. 寺院的住持
C. 诗人的名字
“白眼”在诗中用来形容什么?
A. 赞美
B. 冷漠
C. 喜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胡应麟的诗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体现了超然的境界与对自然的热爱,胡应麟的诗更强调佛教哲理,而王维则更突出道家思想的融入。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