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东坡公以种松法授都梁杜子师并为作诗子师求》

时间: 2025-05-01 15:12:19

诗句

佩牛未敢邀君出,射虎何当许我从。

要看堂堂冠剑叟,苍然十万甲夫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2:19

原文展示:

佩牛未敢邀君出,射虎何当许我从。要看堂堂冠剑叟,苍然十万甲夫中。

白话文翻译:

我佩戴着牛角,尚不敢邀请您出来,何时才能允许我跟随您去射虎呢?我想要看看那位英俊的老者,如何在十万身披铠甲的士兵中显得气宇轩昂。

注释:

  • 佩牛:佩戴牛角装饰,象征一种身份或地位。
  • 邀君出:邀请您出门,表达对朋友的尊重与期待。
  • 射虎:指猎捕猛虎,象征英雄行为或追求壮丽的冒险。
  • 堂堂冠剑叟:形容一位威武的老者,头戴冠冕,手持剑器,气度非凡。
  • 苍然:形容老者的威仪和风采,苍老而沉稳。
  • 十万甲夫中:形容众多士兵,突出老者的卓越和不同凡响。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射虎”与古代猎人勇敢狩猎的精神关联,古人常以猎虎象征英雄豪杰的气概。同时,诗中出现的“甲夫”指的是穿铠甲的士兵,反映了当时的战争状态与士兵的威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0-1120),字叔明,号志道,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尤其以诗词和散文闻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并且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晁补之与杜子师之间的友谊之中,表达对杜子师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向往。开头的“佩牛未敢邀君出”体现了诗人对英雄的尊重,虽有兴致却不敢轻易打扰。而“射虎何当许我从”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参与到英雄壮举中的渴望。这种渴望不仅是对冒险的向往,更是一种对豪杰精神的追求。

接下来的“要看堂堂冠剑叟”,诗人进一步提升了对杜子师的赞美,强调其在众多士兵中是多么的卓尔不群。最后“苍然十万甲夫中”不仅强调了杜子师的威严,也暗示了在战火中个体的渺小与英雄的光辉。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刻,既有对友人的敬仰,也有对英雄气概的无尽向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佩牛未敢邀君出:佩戴牛角的身份象征,表明作者的谦逊和对友人的尊重。
    • 射虎何当许我从:表达希望能够跟随友人进行豪迈冒险的渴望。
    • 要看堂堂冠剑叟:对友人外貌和气质的赞美,突出了其威仪。
    • 苍然十万甲夫中:强调了友人在众多士兵中的卓越与非凡。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佩牛”和“邀君”,形成对称。
    • 比喻:将射虎比作英雄行为,表现出追求豪迈的壮志。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崇尚英雄气概,表现出对于友人的敬仰与追随之情,体现了个人理想与英雄情怀的结合。

意象分析:

  • 牛角:象征身份和地位,表现出诗人的谦逊。
  • :象征勇敢和挑战,代表英雄的壮举。
  • 冠剑叟:代表老者的威仪与智慧,体现了英雄的风范。
  • 甲夫:象征众多士兵,反映出战争的紧张与英雄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佩牛”象征什么? A. 身份地位
    B. 友谊
    C. 冒险精神
    答案:A

  2. “射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追求财富
    B. 英雄行为
    C. 个人荣耀
    答案:B

  3. 诗人对杜子师的态度是? A. 鄙视
    B. 敬仰
    C. 怀疑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望庐山瀑布》 - 李白

诗词对比:

《登高》与本诗都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与敬仰,杜甫在《登高》中则更多地体现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解读》
  • 《晁补之全集》

相关查询

周夫人挽词 定风波 留题峡州甘泉寺?姜诗故居? 滕县时同年西园 次韵黄鲁直寄题郭明父府推颍州西斋二首 送王伯AA28守虢 瓶笙诗?并引? 江郊 陈季常见过三首 再游径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克伏 摧心剖肝 斗字旁的字 包含归的成语 方桃譬李 犬字旁的字 包含甜的词语有哪些 奏曲 接班 撩蜂剔蝎 立刀旁的字 闸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平易近民 克绍 亠字旁的字 浮名虚誉 齊字旁的字 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壹而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