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5:1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5:12:19
佩牛未敢邀君出,射虎何当许我从。要看堂堂冠剑叟,苍然十万甲夫中。
我佩戴着牛角,尚不敢邀请您出来,何时才能允许我跟随您去射虎呢?我想要看看那位英俊的老者,如何在十万身披铠甲的士兵中显得气宇轩昂。
本诗提到的“射虎”与古代猎人勇敢狩猎的精神关联,古人常以猎虎象征英雄豪杰的气概。同时,诗中出现的“甲夫”指的是穿铠甲的士兵,反映了当时的战争状态与士兵的威武。
晁补之(1050-1120),字叔明,号志道,南宋初年著名文学家,尤其以诗词和散文闻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并且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注。
这首诗写于晁补之与杜子师之间的友谊之中,表达对杜子师的敬仰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与赞美。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向往。开头的“佩牛未敢邀君出”体现了诗人对英雄的尊重,虽有兴致却不敢轻易打扰。而“射虎何当许我从”则明确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参与到英雄壮举中的渴望。这种渴望不仅是对冒险的向往,更是一种对豪杰精神的追求。
接下来的“要看堂堂冠剑叟”,诗人进一步提升了对杜子师的赞美,强调其在众多士兵中是多么的卓尔不群。最后“苍然十万甲夫中”不仅强调了杜子师的威严,也暗示了在战火中个体的渺小与英雄的光辉。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为深刻,既有对友人的敬仰,也有对英雄气概的无尽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崇尚英雄气概,表现出对于友人的敬仰与追随之情,体现了个人理想与英雄情怀的结合。
诗中“佩牛”象征什么?
A. 身份地位
B. 友谊
C. 冒险精神
答案:A
“射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追求财富
B. 英雄行为
C. 个人荣耀
答案:B
诗人对杜子师的态度是?
A. 鄙视
B. 敬仰
C. 怀疑
答案:B
《登高》与本诗都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与敬仰,杜甫在《登高》中则更多地体现出对时局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