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2:21
诗词名称: 春词 其十五
作者: 毛滂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宝历垂无极,璿玑转未央。
绣楹膏露润,玉殿紫芝香。
整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繁华景象,呈现出一种美好的氛围和祥和的气息。诗中提到的“宝历”象征着无尽的繁荣,而“璿玑”则寓意着天命的轮转,象征着宇宙的变化与永恒。绣花的门楹上沾满了露水,散发着清香,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春天的生机。
“宝历”与“璿玑”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常用于表达对国家长治久安的期盼。古代诗人常借助自然景物来反映社会的安定与繁荣,诗中的意象既有自然美,又寄托了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 毛滂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独特的艺术视角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融入个人情感,追求意境的深远和清朗。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于春天,是对春季美好景象的赞美。春天象征着生命的重生与希望,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各种景象,表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这首《春词 其十五》以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感情表达,展现出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开篇以“宝历垂无极,璿玑转未央”引入,传达出一种无尽的繁荣与永恒的安宁,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期望。接着“绣楹膏露润,玉殿紫芝香”则通过对春雨滋润花木的描写,突显出春天的温暖与生命力。整首诗既有对春天自然景象的细致入微的观察,也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中使用的多种意象,如“绣楹”、“膏露”、“玉殿”、“紫芝”,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春天,还传达了富贵与和谐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结构紧凑,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与对仗的手法,使得诗句更加生动和有韵律感。比如“绣楹”与“玉殿”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安宁的期盼,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宝历”象征什么?
A. 国家繁荣
B. 个人名望
C. 自然景象
“璿玑转未央”中“未央”指的是什么?
A. 结束
B. 开始
C. 未结束
诗中提到的“绣楹”指代什么?
A. 一种花
B. 装饰华丽的门柱
C. 一种乐器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