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僧觉归上饶》

时间: 2025-04-26 07:27:36

诗句

上士垂暮年,不受烦恼攻。

欲修沙门果,坐怪须发空。

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踪。

当来滞碍心,如以巨物舂。

妻子昔所爱,今断如溃痈。

欲作大医王,遍救瘖与聋。

长安坐寂寞,饥腹听午钟。

行归洗耳恭听黄尘,誓将归青松。

一蠡渡长淮,东望迦叶峰。

我走名利场,未可谈从容。

软语感屡发,为我清心胸。

上士无住著,此别何由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36

原文展示

送僧觉归上饶
作者: 毛滂 〔宋代〕

上士垂暮年,不受烦恼攻。
欲修沙门果,坐怪须发空。
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踪。
当来滞碍心,如以巨物舂。
妻子昔所爱,今断如溃痈。
欲作大医王,遍救瘖与聋。
长安坐寂寞,饥腹听午钟。
行归洗耳恭听黄尘,誓将归青松。
一蠡渡长淮,东望迦叶峰。
我走名利场,未可谈从容。
软语感屡发,为我清心胸。
上士无住著,此别何由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的高僧,他在晚年不再受世俗烦恼的侵扰,渴望修成沙门果。他的头发和须发显得空洞,像是坐在一片空寂中。他手中有一颗摩尼珠,能自照迷妄的脚步。未来的旅途将会有许多障碍,像是用巨物来碾压心灵的重负。曾经深爱的妻子,如今已如溃烂的痈般断绝。想要成为一位大医王,去救助那些瘫痪和失聪的人。在长安,他感到无聊寂寞,肚子饥饿,只能听着午钟的声响。他在归途上洗耳静听黄尘,发誓要回归青松之地。坐船渡过长淮,向东望去是迦叶峰。我在名利场中辗转,尚不能谈及从容。软言细语的感触频频浮现,让我心胸清净。高士不执着于此,这次分别何时再相逢?

注释

  • 上士:高人,指修道有成的人。
  • 沙门:佛教中的僧侣。
  • 摩尼珠:佛教中的神珠,象征智慧和真理。
  • 瘖与聋:指失语和失聪,象征苦难。
  • 黄尘:指世俗的纷扰和烦恼。
  • 迦叶峰:佛教传说中的圣地,与高僧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毛滂(约1050-1100),字子中,号梅溪,宋代诗人,江南人士。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毛滂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世俗的淡泊,表现了他对高僧的敬仰与对修行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僧觉归上饶》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高士的描绘,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与追求。诗中描绘了高士在晚年对尘世烦恼的超脱,渴望修行与内心的宁静。特别是“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踪”,这句话表达了真理与智慧的追求,令人深思。诗人对亲情的割舍和对世俗名利的淡然,反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诗人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对心灵归宿的渴望,最后以“上士无住著,此别何由逢”结束,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士垂暮年,不受烦恼攻:高士在晚年,不再受世俗烦恼的侵扰。
  2. 欲修沙门果,坐怪须发空:希望能修行到达高僧的境界,然而外在却显得苍白无力。
  3. 言有摩尼珠,自照迷妄踪:拥有智慧的象征,能自省迷惑的道路。
  4. 当来滞碍心,如以巨物舂:未来的障碍和困扰,像巨物碾压心灵。
  5. 妻子昔所爱,今断如溃痈:曾经深爱的妻子,如今的断绝让人痛苦。
  6. 欲作大医王,遍救瘖与聋:希望能成为医者,救助那些痛苦的人。
  7. 长安坐寂寞,饥腹听午钟:在长安感到孤独,肚子饥饿只能听钟声。
  8. 行归洗耳恭听黄尘,誓将归青松:在归途上,决心回归自然的宁静。
  9. 一蠡渡长淮,东望迦叶峰:坐船渡过长淮,向东望去是佛教圣地。
  10. 我走名利场,未可谈从容:在名利场中经历,尚不能安然自若。
  11. 软语感屡发,为我清心胸:柔和的话语感动心灵,让我心境清净。
  12. 上士无住著,此别何由逢:高士不拘泥于此,分别后何时再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灵的困扰比作巨物,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描绘了高士对世俗的淡泊与对真理的渴求,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摩尼珠:象征智慧与真理,强调内心的觉悟。
  • 青松:象征自然与宁静,代表诗人向往的归宿。
  • 迦叶峰:代表佛教圣地,象征修行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毛滂
    C. 杜甫

  2. “摩尼珠”在诗中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智慧
    C. 权力

  3. 诗中描绘的高士对世俗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追求名利
    B. 超脱烦恼
    C. 忽视一切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孤寂。
  • 《归园田居》陶渊明:描绘归隐田园的理想生活。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似,两者都表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自然的向往,但毛滂更加强调内心的修行与智慧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歌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己酉上元后赠刘子才 瓶中红白二莲五首 其三 晚立西湖惠照寺石桥上 西斋旧无竹予归自毗陵斋前忽有竹满庭盖墙外之竹迸逸而生此也喜而赋之 荷池小立 刘平甫挽诗二首 其二 食车螯 三月三日雨作遣闷十绝句 陪留守余处恭、总领钱进思、提刑傅景仁游清 李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鹵字旁的字 男拜 非字旁的字 西山日薄 沉著痛快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片源 不落窠臼 鼎字旁的字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默化潜移 竹字头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政治真空地带 水关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包含蠢的词语有哪些 人杀鬼杀 弋字旁的字 德薄望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