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16: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16:37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
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
这春天本该有浓厚的乐趣,但又被无情的东风所驱散。
年年岁岁我都无法用心去欣赏花朵,究其原因,不是心中忧愁,就是身体虚弱。
“东风”常用来象征春天的气息,诗人用它来对比自己内心的失落与无奈。
杨万里,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情感见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伤春》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却因个人的忧愁或身体的虚弱而无法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伤春》是一首表达春天无情与个人失落的诗。诗人原本期待春天能带来欢乐的事情,但东风却让他感到失望。这种失望并非偶然,而是年年如此,诗人虽身在花海之中,却始终无法用心去欣赏。诗中的情感透过“愁中”和“病中”两个层面展现,既有内心的忧愁,也有身体的疲惫。这样的情感交织,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无奈。
在语言上,杨万里使用了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词汇,构建出一种既悲伤又清新的氛围。诗中“东风”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诗人心境的映射,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失落形成鲜明对比。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比与反复,表达了诗人在春天来临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春天的期待,也有对自己境遇的无奈与哀伤。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自身境遇的无奈,反映了人生中的愁苦与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