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其五》

时间: 2025-04-25 07:58:47

诗句

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

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

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

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

无衣粟我肤,无酒嚬我颜。

贫居真可叹,二事长相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58:47

原文展示

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
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
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
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
无衣粟我肤,无酒嚬我颜。
贫居真可叹,二事长相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士的生活境遇,诗人看到芙蓉花与金菊混杂生长,枝叶长得像栏杆一样。远远地怜惜那些退朝的官员,糕点和美酒都是从他们的手中流出。谁能想到在江海之上,落花也可以成为美味的食物呢?为了应对重阳节,我只能以衣物来抵御寒冷的岁末。没有衣服我的肌肤会感到寒冷,没有酒我脸上会显得愁苦。贫穷的生活真让人感叹,这两件事总是密切相关。

注释

  • 芙蓉:指荷花,常象征美丽和纯洁。
  • 金菊:指金色的菊花,象征秋天的丰收和美丽。
  • 大官:指位高权重的人,常与富贵、享乐相关联。
  • 江海:象征广阔的生活,暗示落英(落花)也可以成为美味的食物,隐喻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 重阳:指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象征着重阳登高、避寒。
  • 无衣无酒:指的是生活的贫困与缺乏,强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苏轼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时期,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黄州。在此期间,他的经济条件十分拮据,身处贫困的环境中,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示了苏轼对贫士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同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对比富贵生活,表达了贫困对人们生存状态的影响。开头几句以“芙蓉杂金菊”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突显了自然的美好与人间的冷暖。诗人用“遥怜退朝人”引出富贵人生活的美好,然而随即转入对自身贫困的感慨,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沉重的情感。尤其是“无衣无酒”的叹息,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深刻反映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和诗人对平民生活的关怀。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依然能够从自然中寻找乐趣,从而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精神风貌,令人感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芙蓉杂金菊:描绘出盛开的荷花与金色菊花交相辉映,象征着自然的美丽。

  2. 枝叶长阑干:枝叶茂盛,像栏杆一样,暗示着生命的繁茂与生机。

  3. 遥怜退朝人:远远地同情那些刚刚从朝廷回来的人,显示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他人命运的关注。

  4. 糕酒出大官:指的是权贵的奢华生活,与贫士形成鲜明对比。

  5. 岂知江海上:反问谁能想到江海之上,落花也可以成为美味,表现出对生活哲学的深思。

  6. 典衣作重阳:为了重阳节而典当衣物,显示出生活的窘迫。

  7. 徂岁惨将寒:年末将至,寒冷的天气即将到来,暗示未来的艰难。

  8. 无衣粟我肤:没有衣服,皮肤会感到寒冷,强调生活的艰辛。

  9. 无酒嚬我颜:没有酒,脸上会显得愁苦,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10. 贫居真可叹:对贫穷生活的感叹,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悲伤。

  11. 二事长相关:强调生活中缺乏衣物与酒的密切关系,体现出贫困的压迫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富贵与贫穷的生活,强调贫士的困境。
  • 反问:通过反问的手法,引发读者的思考,增强诗意。
  • 意象:使用自然意象(如芙蓉、金菊)与生活的现实,形成鲜明对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贫穷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同情。苏轼通过对比富贵与贫穷,揭示了生活中的艰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表达出对社会不公的关切和对人性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芙蓉:象征纯洁和美好,但在贫士的生活中显得遥不可及。
  • 金菊:代表着秋天的丰收与美丽,亦是对比贫穷的象征。
  • 糕酒:象征富贵生活的奢侈与享受,与贫士的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 江海:象征生活的广阔和丰富,但在贫士眼中却是一种讽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芙蓉”指的是什么花?

    • A. 玫瑰
    • B. 荷花
    • C. 菊花
    • D. 桃花
  2. 诗人用什么来抵御重阳节的寒冷?

    • A. 酒
    • B. 食物
    • C. 衣物
    • D. 火
  3. 诗中“无衣无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欢乐
    • B. 愁苦
    • C. 满足
    • D. 忧虑

答案:

  1. B. 荷花
  2. C. 衣物
  3. B. 愁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细腻。
  2. 《登高》:杜甫的作品,描绘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与思考,情感深沉。

诗词对比

  • 苏轼的《和陶贫士七首》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但苏轼更关注社会现实,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苏轼诗文选》
  2. 《唐诗三百首》
  3. 《宋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与郑辕薛晏游枋口同赋三韵诗 薜荔壁 与郑辕薛晏游枋口同赋三韵诗 蒙泉 与郑辕薛晏游枋口同赋三韵诗 石笋高 琴曲歌辞。湘夫人 客黎川留别涂儒上 登上封寺赠住持云庵 题亚子分湖旧隐图四首 其四 前夏游镇山至香山闻薛氏圃中芍药盛开因过之 白苎辞 积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鸠僭鹊巢 零容忍 飞字旁的字 红叶之题 砺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倾国倾城 递发 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刀字旁的字 鼎字旁的字 辞醴 弊结尾的成语 铺开头的成语 敖包 东南半壁 吱哩哇啦 高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瀽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