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5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58:47
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
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
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
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
无衣粟我肤,无酒嚬我颜。
贫居真可叹,二事长相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士的生活境遇,诗人看到芙蓉花与金菊混杂生长,枝叶长得像栏杆一样。远远地怜惜那些退朝的官员,糕点和美酒都是从他们的手中流出。谁能想到在江海之上,落花也可以成为美味的食物呢?为了应对重阳节,我只能以衣物来抵御寒冷的岁末。没有衣服我的肌肤会感到寒冷,没有酒我脸上会显得愁苦。贫穷的生活真让人感叹,这两件事总是密切相关。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变,既有豪放激昂,也有婉约细腻。苏轼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时期,因政治原因被贬至黄州。在此期间,他的经济条件十分拮据,身处贫困的环境中,但他依然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同情。
这首诗展示了苏轼对贫士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同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对比富贵生活,表达了贫困对人们生存状态的影响。开头几句以“芙蓉杂金菊”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秋日景象,突显了自然的美好与人间的冷暖。诗人用“遥怜退朝人”引出富贵人生活的美好,然而随即转入对自身贫困的感慨,表达出一种无奈和沉重的情感。尤其是“无衣无酒”的叹息,深刻地揭示了生活的艰辛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交融,深刻反映了社会的两极分化和诗人对平民生活的关怀。尽管身处困境,诗人依然能够从自然中寻找乐趣,从而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精神风貌,令人感动。
芙蓉杂金菊:描绘出盛开的荷花与金色菊花交相辉映,象征着自然的美丽。
枝叶长阑干:枝叶茂盛,像栏杆一样,暗示着生命的繁茂与生机。
遥怜退朝人:远远地同情那些刚刚从朝廷回来的人,显示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他人命运的关注。
糕酒出大官:指的是权贵的奢华生活,与贫士形成鲜明对比。
岂知江海上:反问谁能想到江海之上,落花也可以成为美味,表现出对生活哲学的深思。
典衣作重阳:为了重阳节而典当衣物,显示出生活的窘迫。
徂岁惨将寒:年末将至,寒冷的天气即将到来,暗示未来的艰难。
无衣粟我肤:没有衣服,皮肤会感到寒冷,强调生活的艰辛。
无酒嚬我颜:没有酒,脸上会显得愁苦,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
贫居真可叹:对贫穷生活的感叹,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悲伤。
二事长相关:强调生活中缺乏衣物与酒的密切关系,体现出贫困的压迫感。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贫穷生活的深刻反思与同情。苏轼通过对比富贵与贫穷,揭示了生活中的艰辛和人际关系的复杂,表达出对社会不公的关切和对人性生活的哲学思考。
诗中提到的“芙蓉”指的是什么花?
诗人用什么来抵御重阳节的寒冷?
诗中“无衣无酒”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