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屏风送裘甫归临川》

时间: 2025-04-26 20:53:34

诗句

不见已四年,既见还作别。

赠以墨竹屏,况此君子节。

岁月不我留,玉立空山阴。

愿言无相忘,因风时寄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3:34

原文展示

题屏风送裘甫归临川
张孝祥

不见已四年,既见还作别。
赠以墨竹屏,况此君子节。
岁月不我留,玉立空山阴。
愿言无相忘,因风时寄音。

白话文翻译

已经四年没有见面,见到面又要说再见。
我送你一幅墨竹屏风,何况你是一位有节操的君子。
时光不待人,仿佛你如同山中挺立的玉树。
我希望我们能够常常不忘彼此,借着风时常寄托音信。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见:没有见面。
  • 既见:已经见面。
  • 作别:告别,离别。
  • 墨竹屏:用墨色绘制的竹子图案的屏风,象征高洁的品格。
  • 君子节:君子有节操的意思。
  • 岁月:时间,岁月流逝。
  • 玉立:像玉石般挺立,比喻姿态优雅。
  • 空山阴:空旷的山中阴凉处。
  • 愿言:希望说。
  • 无相忘:不忘彼此。
  • 因风:借着风。
  • 时寄音:随时寄送音信。

典故解析
“君子节”源自《论语》,君子应当具备的高尚品德与节操。诗中提到的墨竹图案,象征着君子的清高与坚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仲明,号云山,宋代词人,兼擅诗文。其作品常表现对人生、友情、自然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其风格清新脱俗,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友人裘甫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深厚情谊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亦是对友人节操的赞美。

诗歌鉴赏

《题屏风送裘甫归临川》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首句“不见已四年,既见还作别”直接揭示了诗人与友人长时间未见的情感,表现出一种离愁别绪。接着,诗人送上一幅“墨竹屏”,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寓意着友谊的美好和坚贞。

在第三句“岁月不我留”中,诗人感叹时光的无情,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同时使用“玉立空山阴”来比喻友人的高洁与挺拔。最后一句“愿言无相忘,因风时寄音”则是对未来友谊的期许,希望两人能够在岁月的流逝中,仍然保持联系,互寄音信。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时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见已四年:表达诗人与友人四年未见的感慨。
  2. 既见还作别:见面后又要分别,增添了离愁。
  3. 赠以墨竹屏:送给友人一幅墨竹屏,象征高洁品格。
  4. 况此君子节:强调友人的高尚节操。
  5. 岁月不我留:感叹时光无情,无法停留。
  6. 玉立空山阴:比喻友人如玉树般高洁。
  7. 愿言无相忘:期望彼此能够常常不忘。
  8. 因风时寄音:借风传递音信,寄托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比作“玉立”,突出其高洁。
  • 对仗:诗中“愿言无相忘,因风时寄音”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友谊与时光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祝福,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墨竹: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玉立:象征优雅、挺拔的形象。
  • 空山阴:象征宁静、清幽的环境,反映内心的淡泊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墨竹屏”象征什么?
    A. 友谊的美好
    B. 高洁的品格
    C. 时光的流逝

  2.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方式保持联系?
    A. 书信
    B. 因风
    C. 见面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离别时的友谊与思念。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表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分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张孝祥的《题屏风送裘甫归临川》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然而张的作品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王维则更强调壮志未酬的遗憾,二者在情感的表述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张孝祥诗文集》

相关查询

览晋史(张翰思吴中鲈鲙莼羹) 暇日投钱尚父 早秋宿叶堕所居 寄征士魏员外 秋夕对月 灵山寺 姑苏真娘墓 升仙桥 雪中怀友人 杜处士新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平气和 反文旁的字 生毛 包含霄的词语有哪些 尝寇 忠款诚信 斤字旁的字 云飞烟灭 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外流 欺以其方 三框儿的字 走字旁的字 咏嘲风月 亭亭植立 菀枯隆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