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5:25
舟中 其四
南来北去祇纷纷,又过荆山一月春。
笑杀风前桃李树,飘蓬犹作未归人。
这首诗描绘了南北往来的船只在纷乱的春季中穿行,经过了荆山,已经一个月过去了。桃李树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嘲笑那些随风飘荡的蓬草,就像是未归的游子。
荆山作为地名,代表着诗人回忆中的游历。在古代文学中,桃李树常常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蓬草则常用来比喻漂泊的生活,反映了游子心中的无奈与思乡之情。
张孝祥(生卒年不详),字子良,号南轩,宋代著名词人,词风清新婉约,尤以抒情见长。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这首诗写于南渡时期,正值张孝祥经历人生的波折与无常,他在船上游历中感慨春天的变幻与人事的漂泊,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归属感的渴望。
《舟中 其四》是一首具有强烈个人情感的诗。诗中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头两句“南来北去祇纷纷”描绘了南北往来之人,喻示着生活的纷扰与不安。接着提到“又过荆山一月春”,不仅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对桃李树的“笑杀”——这是一种幽默的描绘,桃李树在春风中显得生机勃勃,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飘蓬犹作未归人”则深刻地表达了游子在外漂泊的无奈与思乡之情,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张孝祥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物的欣赏,同时也渗透着游子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漂泊。
诗中提到的“荆山”是指哪座山?
A. 湖北省的荆山
B. 四川省的蜀山
C. 浙江省的天目山
“飘蓬”在诗中象征了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漂泊与思乡
C. 自由与无拘束
诗中“笑杀风前桃李树”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对仗
C. 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