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张元常葬母夫人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6 02:16:10

诗句

婴病曾无苦,期颐未满年。

风酸吹棘地,露泣采兰天。

庀具藏分泽,张琴委暗弦。

江流终不竭,懿范此俱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6:10

原文展示:

挽张元常葬母夫人二首 其二 宋祁 〔宋代〕 婴病曾无苦,期颐未满年。 风酸吹棘地,露泣采兰天。 庀具藏分泽,张琴委暗弦。 江流终不竭,懿范此俱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张元常的母亲在未满百岁之前就去世了,尽管她曾经生病,但并没有经历太多的痛苦。风吹过荆棘之地,带着酸楚;露水在采兰的天空中哭泣。她的遗物被妥善收藏,她的琴弦也静静地垂下。江水永远流淌不息,她的美德和典范将永远流传。

注释: 字词注释:

  • 婴病:指年幼或年老时生病。
  • 期颐:指百岁,这里指未满百岁。
  • 风酸:风吹过荆棘之地,带着酸楚的感觉。
  • 露泣:露水像是在哭泣。
  • 庀具:指遗物,这里指母亲的遗物。
  • 张琴:指母亲的琴。
  • 暗弦:指琴弦不再弹奏,静静地垂下。
  • 懿范:美德和典范。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主要描述了母亲去世的情景和对她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宋祁为张元常的母亲去世而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她的美德的赞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元常母亲去世情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和对她的美德的赞扬。诗中“风酸吹棘地,露泣采兰天”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景物赋予了人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最后两句“江流终不竭,懿范此俱传”,则强调了逝者美德的不朽,象征着她的精神和影响将永远流传。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婴病曾无苦,期颐未满年:描述母亲在未满百岁之前去世,尽管她曾经生病,但并没有经历太多的痛苦。
  2. 风酸吹棘地,露泣采兰天: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母亲去世的哀痛。
  3. 庀具藏分泽,张琴委暗弦:描述了母亲的遗物被妥善收藏,她的琴弦也静静地垂下,象征着她的离去。
  4. 江流终不竭,懿范此俱传:强调了逝者美德的不朽,象征着她的精神和影响将永远流传。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风酸吹棘地,露泣采兰天”中的“风酸”和“露泣”,赋予自然景物人的情感。
  • 象征:如“江流终不竭”象征着逝者美德的不朽。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她的美德的赞扬,强调了逝者精神和影响的不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酸:风吹过荆棘之地,带着酸楚的感觉。
  • 露泣:露水像是在哭泣。
  • 江流:象征着逝者美德的不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酸吹棘地”中的“风酸”是什么意思? A. 风吹得很酸 B. 风吹过荆棘之地,带着酸楚的感觉 C. 风的味道很酸 答案:B

  2. 诗中“江流终不竭”象征着什么? A. 江水永远不会干涸 B. 逝者美德的不朽 C. 江水的流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

诗词对比:

  • 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但苏轼的词更加个人化和情感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宋祁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苏幕遮(闺怨) 苏幕遮 本意 苏幕遮 折杨柳曲 折杨柳歌 其一 折杨柳 折杨柳 折杨柳行 折杨柳行 折杨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养开头的成语 雨珠 金字旁的字 见利忘危 衣字旁的字 包含介的成语 往者不谏,来者可追 耳听心受 还其本来面目 三框儿的字 歹字旁的字 包含皓的词语有哪些 选吏 天公地道 三撇旁的字 松心契 磬出 包含伛的词语有哪些 家学渊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