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李树》

时间: 2025-04-30 21:30:50

诗句

曾见繁英出缥墙,更将朱实奉华堂。

蹊桃得地偏相映,莫损清阴欲代僵。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0:50

原文展示:

李树 曾见繁英出缥墙, 更将朱实奉华堂。 蹊桃得地偏相映, 莫损清阴欲代僵。

白话文翻译:

曾经见过繁盛的花朵从青色的墙中绽放, 更将红色的果实奉献给华丽的殿堂。 小路上的桃树因地势而相互映衬, 不要损害那清新的树荫,以免代替了僵硬。

注释:

  • 缥墙:青色的墙。
  • 朱实:红色的果实。
  • 蹊桃:小路上的桃树。
  • 清阴:清新的树荫。
  • 代僵:代替僵硬或死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此诗通过对李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和谐。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宋祁观赏李树时所作,通过描绘李树的繁花与果实,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颂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李树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和谐。首句“曾见繁英出缥墙”,以“繁英”形容李树花朵的繁盛,“缥墙”则增添了一抹青色的背景,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次句“更将朱实奉华堂”,用“朱实”指代李树的果实,象征着丰收与奉献,“华堂”则暗示了这些果实将被用于高贵之地,增添了诗的庄重感。后两句“蹊桃得地偏相映,莫损清阴欲代僵”,则通过对比小路上的桃树与李树的树荫,表达了保护自然、珍惜生命的美好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见繁英出缥墙”:描绘李树花朵的繁盛,从青色的墙中绽放,形成美丽的景象。
  2. “更将朱实奉华堂”:用红色的果实象征丰收与奉献,暗示这些果实将被用于高贵之地。
  3. “蹊桃得地偏相映”:小路上的桃树因地势而相互映衬,形成和谐的自然画面。
  4. “莫损清阴欲代僵”:表达了保护自然、珍惜生命的美好愿望,不要损害那清新的树荫,以免代替了僵硬或死亡。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繁英”比喻李树花朵的繁盛,“朱实”比喻李树的果实。
  • 拟人:“莫损清阴欲代僵”中的“欲代僵”赋予了树荫以人的情感,表达了保护自然的愿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力的颂扬,同时表达了保护自然、珍惜生命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 繁英:象征着李树花朵的繁盛,展现了自然之美。
  • 朱实:象征着丰收与奉献,增添了诗的庄重感。
  • 清阴:象征着清新的树荫,表达了保护自然、珍惜生命的美好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缥墙”指的是什么颜色? A. 红色 B. 青色 C. 黄色 D. 白色
  2. “朱实”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花朵 B. 果实 C. 树荫 D. 墙壁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愿望? A. 保护自然 B. 珍惜生命 C. 丰收与奉献 D. 花朵繁盛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描绘山中的鸟鸣,展现了自然之宁静与和谐。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与宋祁的《李树》: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诗歌、散文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翠楼 题开元天宝遗事四首 其四 王园官舍睡起 壬辰七月十六日侵晨真率会,石湖路中书事 晓出古岩呈宗伟、子文 次韵温伯谋归 再赋郡沼双莲三绝 或劝病中不宜数亲文墨医亦归咎题四绝以自戒末篇又以解嘲 其一 石榴 小春海棠来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字头的字 包含杠的词语有哪些 患生所忽 包含弛的词语有哪些 布裙荆钗 雕虫篆刻 诞妄不经 批鳞 拽巷啰街 门庭如市 同字框的字 衣字旁的字 老弱妇孺 东敲西逼 穴宝盖的字 自在 香字旁的字 有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