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吴仲圭枯木竹石》

时间: 2025-07-30 20:41:13

诗句

丛筱倚乔柯,秋阴雨尚多。

风霜莫摇落,留荫石边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41:13

原文展示:

吴仲圭枯木竹石
作者: 高启 〔明代〕

丛筱倚乔柯,秋阴雨尚多。
风霜莫摇落,留荫石边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丛生的竹子依偎在高大的树木旁,秋天的阴云笼罩着大地,雨水依然频繁。风霜虽然来袭,却不愿意将这些景物摧毁,还留下了荫蔽,石头边的莎草也因此得以生长。

注释:

  • 丛筱:丛生的竹子,竹子在古代常象征高洁和坚韧。
  • 乔柯:高大的树木,形容树木的高度和枝叶的茂密。
  • 秋阴:秋天的阴云,指天气阴沉。
  • 留荫:保留阴影,意味着树木为周围的环境提供庇护。
  • 石边莎:指生长在石头旁的莎草,莎草是一种野生植物。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对秋季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个人内心的隐秘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高启(高启,公元1498年-前1577年),字季兰,号宗悫,明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常用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色,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正是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显示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开篇以“丛筱倚乔柯”描绘出竹子和高大树木的相依相偎,表现出一种和谐的自然关系。接着“秋阴雨尚多”则通过天气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季的沉闷和潮湿,感情也随之变得沉重。最后两句“风霜莫摇落,留荫石边莎”则转向积极的一面,尽管有风霜的侵袭,依然保留了自然的美好与生机。整首诗在写景中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恬淡而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丛筱倚乔柯:竹子依偎在高大的树木旁,表现出一种依赖与和谐的关系。
    • 秋阴雨尚多:描绘了秋天阴沉且多雨的天气,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
    • 风霜莫摇落:尽管风霜来袭,但依然不愿意摧毁这些美好的景物,表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 留荫石边莎:强调了在风霜的侵袭下,依然保留了阴影与生机,展现出自然的韧性。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与树木的关系比作一种依赖与支持。
    • 拟人:风霜被描述为有意图的存在,显示出自然的力量与情感。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然与坚韧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
  • 高树:象征稳重与依靠。
  • 秋天:象征成熟与收获,同时也带来忧伤。
  • 风霜:象征外界的困扰与挑战。
  • 莎草:象征生命的顽强与生存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丛筱”指的是什么?

    • A. 竹子
    • B. 树木
    • C. 草地
    • D. 花卉
  2.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什么情感?

    • A. 忧伤
    • B. 宁静与坚韧
    • C. 喜悦
    • D. 愤怒
  3. “风霜莫摇落”中的“摇落”意指什么?

    • A. 摇动
    • B. 凋落
    • C. 生长
    • D. 向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与高启的写景诗相比,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同样描写自然,但更强调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示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南歌子 其五 临江仙 其二 梦起步后园 山夕 初春 幻梦 山夕 送春 病卧得季逑诗 雨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轩昂自若 面衣 蛙鸣鼓吹 包含渡的成语 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斤字旁的字 凿空投隙 牙龈 极结尾的成语 解玉 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闭合自责 走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维初 得江山助 娇嗔满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