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大痴小画》

时间: 2025-04-26 02:11:11

诗句

溪水虽多曲,舟行不惮赊。

山山秋树赤,犹复似桃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11:11

原文展示:

溪水虽多曲,舟行不惮赊。山山秋树赤,犹复似桃花。

白话文翻译:

这条溪水虽然曲折很多,但我不怕舟行缓慢。山上的秋树变得红艳,仍然看上去像盛开的桃花。

注释:

  • 溪水:指小河流,形容水流的状态。
  • 虽多曲:虽然有很多弯曲。
  • 舟行不惮赊:乘舟行驶,不怕路途遥远。
  • 山山:指山峦重叠的样子。
  • 秋树赤:指秋天的树木变得红色,形容秋天的景象。
  • 犹复似桃花:仍然像桃花一样。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桃花”本身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美丽与短暂的生命,常被用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高启,公元 1336 年—公元 1374 年),明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用细腻的描写,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大痴小画》是高启在漫游自然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秋天景色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创作背景是明代社会的变革和个人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溪水和山林中游览的情景,表现出一种淡然和自在的心态。开头两句“溪水虽多曲,舟行不惮赊”,表现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毫不在意的态度,尽管溪水蜿蜒曲折,但他依然乐于其中,体现了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接下来的“山山秋树赤,犹复似桃花”,则展现出浓烈的秋色,树木的红艳仿佛是桃花般的美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和感官的享受。通过对比,作者不仅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更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高启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能感受到那秋日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溪水虽多曲:指溪水虽然弯曲很多,暗示了自然的复杂与多变。
  2. 舟行不惮赊:舟行的过程虽然悠长,但诗人却并不在意,反映出一种从容的心态。
  3. 山山秋树赤:描绘了秋天的山林,树木的颜色鲜红,展现了秋天的美丽。
  4. 犹复似桃花:将秋树的红色与桃花的美丽相提并论,强调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秋天的红叶比作桃花,传达出秋天的美丽与生机。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传达出一种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时光的变迁。
  • 秋树:代表着成熟与丰收,同时也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桃花:象征着美好与短暂,寓意着对人生美好瞬间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舟行不惮赊”意思是? A. 船行很快
    B. 船行缓慢但不怕
    C. 船已经到达
    D. 船行很顺利

  2. 诗中“山山秋树赤”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春天的花朵
    B. 夏天的绿树
    C. 秋天的红叶
    D. 冬天的雪景

  3. 诗中“犹复似桃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死亡的恐惧
    B.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C. 对秋天的厌恶
    D. 对生活的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高启的《大痴小画》相比,李白的《将进酒》更强调人生的豪情与豪放,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反映人生哲理,但高启更偏重于细腻的观察与内心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基础》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清平乐二首 其一 清平乐(次B634云韵) 清平乐 其三 清平乐 新三妇艳词 清平乐 咏事 清平乐 清平乐·风消云缕 清平乐 冬夜偶成 清平乐·赵文俶画梅 清平乐 辛卯中秋前与小纨眠儿滨江小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正大不阿 张黄 一文钱逼死英雄汉 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力敌万夫 十病九痛 朝种暮获 谨谢不敏 黑字旁的字 帚姑 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草字头的字 舍车保帅 幾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凉州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