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4:33: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4:33:51
堂上歌,歌南山,主人为欢仰客颜。
翠帷夜卷出两鬟,移尊更饮花树间。
花树间,有明月。
客不醉,歌不歇。
在堂屋里唱着歌,歌声传到南山,主人欢喜地仰望客人的面容。
翠绿色的帷幕在夜晚卷起,露出两位美丽的女子,酒杯在花树间不断传递。
花树之间,有皎洁的明月。
客人没有醉,歌声也没有停歇。
作者介绍:高启(公元1498-前1550年),明代著名诗人,字景升,号静庵,晚号白云山人。高启擅长诗词,尤其以律诗著称,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怀、山水自然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作风格清新、洒脱,富于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宴会场合,描绘了欢快的饮酒作乐场景,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和愉悦心情。反映了明代士人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堂上歌行》是一首描写宴席欢愉的诗,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诗中通过描写主人和客人间的互动,表现了浓厚的社交氛围和喜庆的情感。开头的“堂上歌”引入了宴席的场景,接着提到“歌南山”,不仅让人联想到美丽的自然景色,也暗示了音乐的悠扬。主人仰望着客人的神情,表现出对友人的热忱和尊重。
“翠帷夜卷出两鬟”一句,生动地描绘出夜晚的美丽与神秘,两个美丽的女子为宴席增添了色彩,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中提到的“花树间,有明月”构建了一个梦幻的场景,花树与明月相映成趣,增加了诗的意象美。
最后一句“客不醉,歌不歇”则是对整个宴会气氛的总结,表现了宾客的畅快与欢乐,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尽情享受着生活的乐趣。这首诗不仅是对宴会场景的描写,更是对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惜,体现了高启对人际交往和生活艺术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体现了对友谊和欢聚时光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美好场景,传达了高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生活的困扰
B. 友谊与欢聚
C. 自然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翠帷”是指什么?
A. 酒杯
B. 帷幕
C. 花树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伤
B. 欢乐
C. 疲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启的《堂上歌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聚会与饮酒的场景,但高启更注重社交氛围的热烈与欢乐,而李白则体现了个人的孤独与思索,展示出不同的情感基调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