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珍珠令 珥》

时间: 2025-05-06 03:03:39

诗句

吴姬修耳搓酥削。

双鬟约。

因甚把神针穿却。

金重未能胜,况圆珠灼烁。

偶堕香泥飞燕啄。

便衔去书床那角。

那角。

被一曲相思,钩人心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3:03:39

原文展示

珍珠令 珥
作者: 龚翔麟 〔清代〕

吴姬修耳搓酥削。双鬟约。因甚把神针穿却。
金重未能胜,况圆珠灼烁。偶堕香泥飞燕啄。
便衔去书床那角。那角。被一曲相思,钩人心著。

白话文翻译

吴姬正在修整耳饰,捏制着细腻的珠子。她的双鬟髻轻轻相约,为什么要用那神针把珠子穿透呢?
金饰虽重却不及珠子明亮耀眼,偶尔掉落在香泥上,飞燕来啄食。
它便叼走了书桌那一角的东西,那一角。是因为一曲相思,钩住了人的心。

注释

  • 吴姬:古代歌女或舞女。
  • 修耳:指修整耳饰。
  • 搓酥削:用细腻的手法捏制珠子。
  • 神针:指细针,用于穿珠子。
  • 金重:金饰重,但不如珠子明亮。
  • 圆珠灼烁:指珠子的光泽。
  • 香泥:指含香气的泥土,常见于古代的装饰品。
  • 飞燕啄:比喻燕子来啄食,形象生动。
  • 相思: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翔麟,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写女性的柔情和细腻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对于美的追求与女性的情感世界。诗中融入了对珠宝的描绘,暗示了女性的柔美和内心的情感波动。

诗歌鉴赏

《珍珠令 珥》是一首充满柔情的诗作,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性的美丽与情感的复杂。诗中开篇描写吴姬修整耳饰的情景,展现了她的精致与优雅。接着,诗人用“金重未能胜,况圆珠灼烁”来强调珠子的光彩夺目,暗示女性的内在美往往超越外在的奢华。此时,偶然掉落的香泥与飞燕的啄食,象征着爱情的脆弱与无常。最后一句“被一曲相思,钩人心著”,不仅点出相思的主题,更加深了情感的感染力。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姬修耳搓酥削:描绘了一位古代女性正在精心打理耳饰,展示她的细腻与优雅。
  • 双鬟约:双鬟髻的相约,暗示了她与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因甚把神针穿却:质疑为何要用神针穿珠,隐喻情感的复杂。
  • 金重未能胜,况圆珠灼烁:金饰虽重但不及珠子明亮,强调内在美的价值。
  • 偶堕香泥飞燕啄:描绘了意外的情景,象征爱情的脆弱。
  • 便衔去书床那角:飞燕叼走书桌上的东西,暗示爱情的失落。
  • 那角。被一曲相思,钩人心著:最终揭示了诗的主题,思念之情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珠子的光泽比作内在美。
  • 拟人:飞燕的啄食象征爱情的无常。
  • 对仗:诗句中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思考,揭示了内在美与外在装饰之间的关系,以及相思情感的深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子:象征女性的内在美与灵性。
  • 金饰:代表外在华丽,暗示表面的光鲜。
  • 飞燕:象征爱情的脆弱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姬”是指什么角色?

    • A. 诗人
    • B. 画家
    • C. 歌女
  2. “金重未能胜,况圆珠灼烁”中的“金”指的是什么?

    • A. 珠子
    • B. 金饰
    • C. 眼泪
  3. 最后一句提到的“相思”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疲惫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龚翔麟的《珍珠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女性的柔情与思念之情,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描写,而后者则涉及更多的生活情景和情感的细腻变化。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欣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嘲庐山道士 下风一首赠魏默深即题北道集后 万寿寺七松韵 半山亭望武昌大江 晓行 一字诗 在邹诗 讽谏诗 寄杜拾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鹿字旁的字 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首席 兵不接刃 钿合金钗 十三道辙 锦被一床 矜功不立 舟字旁的字 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亲结尾的成语 神湛骨寒 便览 矛字旁的字 音容笑貌 阜字旁的字 客次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