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说一·龙说》

时间: 2025-05-01 02:31:32

诗句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

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 !

  异哉!

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

《易》曰:“云从龙。

”既曰:龙,云从之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31:32

原文展示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云亦灵怪矣哉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异哉!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易曰云从龙。既曰龙,云从之矣。

白话文翻译

龙吐气而成云,云确实不能依靠龙而灵动。然而龙是借助这种气息,浩瀚无边地游走于深邃的天际,掩盖了日月的光辉,隐匿了光景,感应着雷电,神奇地变化,潜藏于江河湖泊,流淌于山谷之中。云也是灵异的,云是龙可以使其变得灵动的。然而若没有龙,云就无法显现其神妙。失去依靠,怎么能称之为灵呢?奇怪的是,所依靠的正是自身的存在。《易经》说:“云从龙”,既然叫做“龙”,云自然会跟随它。

注释

  • 嘘气:吐气;用呼吸形成的气流。
  • :这里指神奇、灵动之意。
  • 茫洋:浩渺无边。
  • 玄间:深邃的空间。
  • 伏光景:隐藏于光影之中。
  • 汩陵谷:指江河湖泊等地方。
  • 失其所凭依:失去依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号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其散文和诗歌著称,主张文以载道,反对骈文。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思想活跃的时期。韩愈在文人圈中提倡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与理性的结合。

诗歌鉴赏

《杂说一·龙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探讨了龙与云之间的关系,象征着力量与依附。龙作为一种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神秘,而云则是依附于龙的存在。诗中通过对龙、云二者的对比,表达了依赖与独立、力量与脆弱之间的辩证关系。

诗的开头通过“龙嘘气成云”引出了主题,强调了龙的气息如何产生云。这种气息不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体现。随后,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云的灵动与龙的关系,云虽灵异,然而如果没有龙的依托,云便失去了其神奇的本质。

韩愈在诗中引用《易经》中“云从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思想,强调了依赖关系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也隐含了对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思的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嘘气成云:龙的呼吸形成了云,象征着力量的创造。
  2. 云固弗灵于龙也:云本身不能依赖龙而灵动。
  3. 然龙乘是气:龙借助这种气息存在。
  4. 茫洋穷乎玄间:龙的存在浩渺无边,深入玄妙的空间。
  5. 薄日月,伏光景:在其影响下,日月光辉被遮蔽。
  6. 感震电,神变化:龙能感应雷电,神奇地变化。
  7. 水下土,汩陵谷:龙潜藏于水下和山谷中。
  8. 云亦灵怪矣哉云:云也是灵异的存在。
  9. 龙之所能使为灵也:云的灵动是依赖于龙的力量。
  10. 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若没有龙,云无法显现灵动。
  11. 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龙若失去云,就无法显现其神妙。
  12. 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失去依靠,怎么能称之为灵?
  13. 异哉:这真是奇妙。
  14. 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依靠的正是其自身的存在。
  15. 易曰云从龙:引用《易经》中的话。
  16. 既曰龙,云从之矣:既然是龙,云自然会跟随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龙与云的关系比作依赖与支撑。
  • 拟人:赋予龙与云以灵动的特性。
  • 对仗:诗句中常有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本诗探讨了依赖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力量与灵动之间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在复杂的世界中,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权力与神秘,代表一种不可控的力量。
  • :象征灵动与变化,代表依靠与软弱。
  • :代表生机与创造力,是龙与云之间的桥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龙与云的关系是怎样的?

    • A. 独立
    • B. 依赖
    • C. 对立
    • D. 无关
  2. 诗中提到的“云从龙”出自于哪部经典?

    • A. 《道德经》
    • B. 《诗经》
    • C. 《易经》
    • D. 《论语》
  3. 诗中提到的“失其所凭依”是什么意思?

    • A. 失去依靠
    • B. 找到依靠
    • C. 自我依赖
    • D. 依赖他人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象,但更加注重抒发个人情感,与韩愈的哲理探讨形成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的宁静,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韩愈对依赖关系的探讨形成不同的视角。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酬净照大师说 送谢希深学士北使 白牡丹 三桥诗·右望佳 三桥诗 望佳 阮郎归 渔家傲 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二首 其一 减字木兰花 夏侯彦济武陟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蜀鄙二僧 八字旁的字 心有灵犀 心字底的字 戮力一心 包含眷的词语有哪些 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歙动 犬牙交错 包含教的成语 浅见寡识 愁眉啼妆 耳刀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擂石 飠字旁的字 令乙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