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重寄绝句(一作寄唐州杨八)》

时间: 2025-05-07 07:30:04

诗句

淮西既是平安地,鸦路今无羽檄飞。

闻道唐州最清静,战场耕尽野花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30:04

重寄绝句(一作寄唐州杨八)

作者: 刘禹锡 〔唐代〕

原文展示:

淮西既是平安地,
鸦路今无羽檄飞。
闻道唐州最清静,
战场耕尽野花稀。

白话文翻译:

淮西地方如今已经是安宁的地方,
鸦路上现在没有飞来的信件。
听说唐州最为宁静,
战场上已经耕种完毕,野花也变得稀少。

注释:

  • 淮西:指淮河以西的地区,历史上曾受到战乱影响。
  • 鸦路:指鸦的飞行路线,这里隐喻信使的来往。
  • 羽檄:古代用羽毛做成的信件,常用以传递信息。
  • 唐州:指唐朝时期的一个州,可能是指今江苏某地。
  • 战场:指战争的地方,这里暗指过去的战乱。
  • 耕尽:表示耕作完毕,通常意味着和平的恢复。

典故解析:

诗中的“鸦路”、“羽檄”象征着战乱时期信件的频繁交流,而“唐州最清静”则反映了作者渴望和谐、安静的生活环境。这些意象结合起来,展现了战后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横塘,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语言简练。刘禹锡一生经历多次贬谪,深受时局影响,诗中常蕴含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朝时期,正值战乱频繁之际。诗人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乱后果的深切感慨。

诗歌鉴赏:

《重寄绝句》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后社会的宁静与安定。开头两句“淮西既是平安地,鸦路今无羽檄飞”,表明了诗人对和平环境的赞美,细腻地传达出一种由衷的欣慰与安宁。接着,诗人提到唐州的宁静,进一步强调了战后的平静与人们生活的安逸。这种对比显得尤为鲜明,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也引发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深思。最后一句“战场耕尽野花稀”则通过描绘战后土地的荒凉,传达了战争带来的创伤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深刻而有力。

整首诗通过简短的四句,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珍惜和对战乱的反思,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淮西既是平安地:淮西地区如今已经安宁,暗示过去的战乱已经结束。
  2. 鸦路今无羽檄飞:信使不再频繁往来,象征社会稳定。
  3. 闻道唐州最清静:听说唐州是最宁静的地方,反映诗人对安宁的向往。
  4. 战场耕尽野花稀:战后的土地经过耕作,野花稀少,暗示战争的残酷与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平安地”与“清静”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暗喻:通过“鸦路”和“羽檄”暗示战争的结束与和平的来临。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战乱的深刻反思,呈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淮西:象征安定与和平,反映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
  • 鸦路、羽檄:象征信息的传递与战乱的频繁,反映社会动荡。
  • 唐州:象征着理想中的安静生活。
  • 战场、野花:体现战争的惨痛与自然的复苏,暗示生命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鸦路”是什么意思? A. 鸦的栖息地
    B. 信使的飞行路线
    C. 战场的地方
    答案:B

  2. “战场耕尽野花稀”中“野花稀”暗示了什么? A. 战后的荒凉
    B. 大自然的繁荣
    C. 人们的欢乐
    答案:A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战争
    B. 和平安宁的生活
    C. 名利
    答案:B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刘禹锡诗文集》
  • 《唐诗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合欢曲 其三 合欢曲 其二 合欢芍药二首奉教作 其一 合欢牡丹三首应教作 其三 合欢牡丹三首应教作 其二 合欢牡丹三首应教作 其一 合欢带 周澹园纳姬扬州 合欢咏 合欢诗五首 其五 合欢诗五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倒八字的字 龠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贫贱亲戚离 五云体 包含对的成语 必不挠北 靥靥 羊字旁的字 相朝 包含生的成语 匕字旁的字 玉楼受诏 清灰冷灶 常奉 靡衣玉食 不竞 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