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题》

时间: 2025-05-02 04:10:36

诗句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

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0:36

原文展示:

孤枕闻莺起,幽怀独悄然。
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

白话文翻译:

在孤独的枕头上听到黄莺的啼鸣,心中幽幽的情思悄然升起。大地融化了春天的生机,花儿在晨光中显得格外鲜艳。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枕:孤单的枕头,形容孤独。
  • 闻莺起:听到黄莺的叫声,暗喻春天的来临。
  • 幽怀:幽静的心情。
  • 悄然:安静地,悄无声息地。
  • 地融春力润:大地吸收了春天的滋润。
  • 花泛晓光鲜:花儿在晨光下显得明亮而美丽。

典故解析:
黄莺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古人常以其鸣叫来标志春天的到来。诗中的“孤枕”与“幽怀”体现了作者的孤独感和内心的细腻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字子云,唐代诗人、文学家,以其清新典雅的诗风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常常蕴含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作者借春天的到来抒发自己的孤独情感,表达在自然景色中寻求心灵慰籍的心境。

诗歌鉴赏:

《杂题》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开头的“孤枕”一词,将读者的视线引入一种独立、孤单的状态,仿佛诗人与春天隔着一层屏障,尽管外界美丽的自然景象在召唤着他。接下来的“闻莺起”则是春天的象征,黄莺的鸣叫仿佛在唤醒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暗示着生命的复苏和内心的涌动。

“地融春力润,花泛晓光鲜”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通过对大地和花朵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温暖而又生动的春天气息。然而,尽管外在的景象如此美丽,诗人内心的孤寂却依然存在,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整体上,这首诗在简单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感情,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孤枕闻莺起:诗人独自躺在枕头上,听到黄莺的叫声,暗示孤独与对春天的期待。
  • 幽怀独悄然:内心的思绪在此时显得特别幽静,流露出孤独的情感。
  • 地融春力润:春天的力量滋润了大地,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花泛晓光鲜:花儿在晨光中显得鲜艳夺目,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孤枕”象征孤独。
  • 拟人:春力润地,赋予了春天生机与情感。
  • 对仗:如“闻莺起”与“幽怀独悄然”,形成工整的对仗句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孤独,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疏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枕:象征孤独和思考。
  • :象征春天与生命的复苏。
  • 春力:象征生机与希望。
  • :象征美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孤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2. “闻莺起”中的“莺”代表了什么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冬天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夸张
    C. 对仗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对比,杜甫的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局势的忧虑,而司空图的《杂题》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在主题和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司空图诗文选》

相关查询

超览堂 与罗隐之联句 哭张道古 题中条静观(侯道华上升处) 题病僧寮 宿洞庭 伤农 富贵曲 秋荷 其三 秋荷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示字旁的字 视虱如轮 夷险一节 廾字旁的字 胆大泼天 眉来语去 詅痴符 血字旁的字 包含禁的词语有哪些 管秃唇焦 破多罗 病字头的字 廉可寄财 包含膝的词语有哪些 提土旁的字 内省不疚 掩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