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3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30:38
松滋渡二首
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
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
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
在短亭上久立,回头望着官渡的船只。
江边的乡村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晴朗,楚地的老人满口谈论着丰收的年景。
楚山连绵,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归途漫漫,迷失了方向。
更可怜的是在斑竹驿站,刚听见鹧鸪的啼叫,心中感慨万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司空图,唐代诗人,字子乔,号浩然,生于公元836年,卒于908年。他以诗、文、书、画等多方面的才华著称,特别在诗歌上有独特的风格,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松滋渡二首》作于诗人游历至松滋渡口时,描绘了江乡的自然风光与人情,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这首诗以细腻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松滋渡的自然风光与人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头的“步上短亭久,看回官渡船”以静态的描写切入,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思维与情感世界。短亭的久立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思考,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又似乎在追忆什么。接下来的“江乡宜晚霁,楚老语丰年”,描绘了傍晚的江乡宁静而美丽的景象,楚地老人谈论的丰年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与向往。
“楚岫接乡思,茫茫归路迷”则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诗人在美景中仍然感到迷惘与孤独。尽管眼前的美好让人陶醉,但对于归乡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使得心中充满了惆怅。最后一句“更堪斑竹驿,初听鹧鸪啼”,鹧鸪的啼鸣引发了更深的情感共鸣,仿佛在暗示着离别的痛苦和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层层递进,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家乡的深情怀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观察和感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乡土情感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短亭”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鸟
B. 小亭子
C. 一种船
诗人通过“鹧鸪啼”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与思念
C. 自然之美
诗中的“楚老”象征着什么?
A. 年轻人
B. 乡土文化的传承
C. 外地人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了思乡的情感,但其背景更为悲惨,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离愁别绪;而司空图的这首诗则更多地表现了自然之美与对故乡的悠然思念,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