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月下独酌·其二》

时间: 2025-08-05 17:01:27

诗句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7:01:27

原文展示

月下独酌·其二
作者:李白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白话文翻译

如果天不爱酒,天上就不会有酒星;
如果地不爱酒,地上就不会有酒泉。
既然天地都爱酒,那爱酒就理应不愧于天。
我听说清酒比圣人更高洁,而浊酒也可以像贤者一样有道理。
既然贤人和圣人都已饮酒,何必再去追求神仙呢?
三杯酒可以通达大道,一斗酒与自然相合。
只要能在酒中找到乐趣,就不要去告诉那些清醒的人。

注释

  • 酒星:指的是天上的星宿,寓意酒的神秘与珍贵。
  • 酒泉:指的是出产美酒的泉水,象征酒的丰富与美味。
  • 清比圣:清酒比起圣贤的品德更为高洁。
  • 浊如贤:浊酒也有其道理,像贤者一样有智慧。
  • 三杯通大道:指饮酒可以领悟大道的深意。
  • 勿为醒者传:强调醉酒的乐趣,劝诫不要告诉清醒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号称“诗仙”。他的作品以豪放、奔放和个性化著称,深受后世推崇。李白的诗歌多描写山水、人生和酒,展现出他洒脱的个性和对自由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月下独酌·其二》是李白在月下独自饮酒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酒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唐代,酒文化十分繁盛,诗人借酒抒发情感,寄托志向。李白在诗中反映了他对世俗权威的藐视,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领悟。

诗歌鉴赏

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展现了诗人对酒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天地的比喻,强调了酒在自然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开头两句“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将酒与天地相联系,表明酒的存在是天和地共同的选择,酒的价值不容忽视。

接下来的句子“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李白从清酒和浊酒中引申出对道理的探讨,认为清酒的高洁与圣人的品德相当,而浊酒也有其深刻的道理,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俗观念的反思以及对酒的深刻理解。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表达了诗人对神仙的无所谓态度,说明他认为品酒与追求高尚的境界并不矛盾,反而可以达到一种合一的境地。最后两句“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则是诗人对自我境界的追求,强调饮酒的乐趣是至关重要的,清醒的人无法理解这种快乐。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样,结合了自然、人生和哲理,体现了李白洒脱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 若天不喜爱酒,便不会有酒星存在于空中。此句通过设问的方式,强调了酒的珍贵性。
  2.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 如果大地不爱酒,那就不会有出产美酒的泉水。进一步强化了酒的自然属性。
  3.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 既然天地都喜爱酒,那么对酒的热爱是合乎自然规律的,表达了对酒的尊重。
  4.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 听说清酒的品德比圣人更高洁,浊酒也有如贤者一般的道理,表现了诗人对酒的多元理解。
  5.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 既然贤人和圣人都在饮酒,追求神仙的意义又何在,体现了诗人的人生观。
  6.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 三杯酒可以通达人生大道,一斗酒与自然和谐相合,强调酒与人生哲理的关系。
  7.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 只要能在酒中找到乐趣,就不应该向那些清醒的人传达,反映了对酒中乐趣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酒与天地相联系,增强酒的象征意义。
  • 对仗:使用对称的句式增强诗歌的韵律感,如“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 反问:通过反问的方式引发思考,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酒不仅是生活的调味品,更是人生哲理的象征。李白通过对酒的热爱,表达了对自由和个性追求的向往,倡导人们在生活中寻找乐趣,而非单纯追求名利与权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不仅是饮品,更是诗人情感与哲理的寄托。
  • :象征自然的法则和力量。
  • :象征生命的根基和滋养。
  • :象征着梦幻与理想,暗示酒的神秘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白的《月下独酌·其二》主要表达了对什么的热爱?

    • A. 酒
    • B. 名利
    • C. 权力
  2. 诗中提到“贤圣既已饮”,这句话的意思是?

    • A. 只有圣人可以饮酒
    • B. 圣人和贤人都在饮酒
    • C. 饮酒是应该避免的
  3.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中“通大道”所指的是什么?

    • A. 追求权力
    • B. 领悟人生哲理
    • C. 享受生活

答案

  1. A. 酒
  2. B. 圣人和贤人都在饮酒
  3. B. 领悟人生哲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李白 vs. 杜甫

  • 李白的诗歌多表现个人的洒脱与豪放,追求自由与乐趣;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体现出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迎赵清献公游雁荡 石门峰 登古吹台 其二 登古吹台 其一 后嚄唶吟 嚄唶吟 步小西湖有怀黄丈石城欣园曾子幼荃家兄旭初 遣闷 江行杂作 杨郎山夜泊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竹字头的字 閠字旁的字 僧人 包含罄的成语 欺忽 折文旁的字 包含扈的词语有哪些 心字底的字 杀身成名 金字旁的字 九湃 盱衡厉色 哔哩礴喇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捐残去杀 三姑六婆 插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