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范郎中》

时间: 2025-04-27 00:43:49

诗句

才闻家世便心倾,何况通经古是程。

范叔青云能自致,不须河朔寄柴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3:49

原文展示

寄范郎中
作者: 洪皓 〔宋代〕

才闻家世便心倾,
何况通经古是程。
范叔青云能自致,
不须河朔寄柴荆。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刚听说你的家世就对你倾心,更何况你通晓经典,古代的道理也是如此。范叔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获得青云之志,根本不需要借助河朔的柴荆来获得名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家世:指家庭背景和家族传承。
  • 心倾:指心里倾慕、向往。
  • 通经:通晓经典,指对儒家经典的熟悉和理解。
  • 青云:比喻高升或成就。
  • 河朔:指黄河流域,古代指北方的一个地区,常与仕途、名声相关。
  • 柴荆:指柴门和荆棘,古代用来比喻贫困或乡间的生活。

典故解析

  • 范叔:指春秋时期的范蠡,他因智谋和才能而被称赞,后世常以他为榜样。
  • 河朔寄柴荆:意指依靠外力获得名声,这里用来对比范叔的自立自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宋代诗人,生于南宋,因其才华出众而被重用,尤其在诗词方面有较高造诣,常以清新、雅致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宋代,正值士人风气鼎盛,科举制度完善,诗人通过诗作寄托对友人的欣赏和赞扬,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追求理想、渴望自立的精神。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清晰的意象,表达了对范郎中才能的钦佩与欣赏。诗人以“家世”开头,强调了对友人出身的赞美,但随即转而强调内在的学识和才能,显示出诗人更看重学问与能力,而非单纯的家庭背景。

“范叔青云能自致”这一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范蠡,强调了自我奋斗的重要性,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的最后一句则对比了依赖外力与自我奋斗的不同,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理想人生的追求。

整首诗在形式上对仗工整,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的诗才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诗中流露出的自信与坚韧,也激励着后人追求卓越,力求自我成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才闻家世便心倾:一听说你的家世背景,我就对你心生倾慕。
  2. 何况通经古是程:更何况你通晓经典,古代的道理也非常清楚。
  3. 范叔青云能自致:范叔凭借自身的才能能够获得成功与成就。
  4. 不须河朔寄柴荆:他根本不需要依靠北方的名声或外力来获得认可。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青云”比喻为成就,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才华与努力的赞美,强调个人的内在素养与自我奋斗的重要性,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家世:象征着出身与背景。
  • 青云:象征着成功与理想。
  • 柴荆:象征着贫困与依赖,形成鲜明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洪皓的《寄范郎中》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家庭背景的重视
    • B. 对友人的赞美与努力的鼓励
    • C. 对历史人物的批判
  2. “范叔青云能自致”中的“青云”比喻什么?

    • A. 富贵
    • B. 成就
    • C. 学问
  3. 该诗中提到的“河朔”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南方
    • B. 北方
    • C. 西方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赠范郎中》:李白的诗作,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 《送友人》:王之涣的诗,表达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

诗词对比

  • 洪皓的《寄范郎中》和王之涣的《送友人》都体现了对友人的赞美和对理想的追求,但前者更强调内在的努力和才能,后者则更倾向于表达离别的情感与祝福。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思想上有所不同,但均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对宋代诗词的精选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鉴赏与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北村六首 其五 题北村六首 其四 题北村六首 其二 刘阳归鸿阁 含云寺书事三 书斋自儆 诗一首 八翁吟十首 其九 八翁吟十首 其八 八翁吟十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四海晏然 回陆 龙字旁的字 珠结尾的成语 九垓八埏 民怨沸腾 红晕冲口 气井 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皮韛 目字旁的字 包含轴的词语有哪些 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折文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遭遇不偶 抑悒 呼之即来,挥之即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