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将睡四首》

时间: 2025-07-27 13:15:33

诗句

老夫岂不眠,只是眠未得。

若到睡思来,华胥是谁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3:15:33

诗词名称: 将睡四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老夫岂不眠,只是眠未得。若到睡思来,华胥是谁国。


白话文翻译:

老夫难道不想睡觉,只是还没有入睡而已。如果真能进入梦乡,那个华胥梦境又是哪个国家呢?


注释:

  • 老夫:指年老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表达一种自嘲。
  • 岂不眠:难道不想睡觉吗?表达了对睡眠的渴望。
  • 只是眠未得:只是还没有入睡,说明虽然想睡,但并未如愿。
  • 若到睡思来:如果能入睡的话。
  • 华胥:华胥梦境,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好梦境,象征着理想或美好状态。
  • 是谁国:暗指这个梦境的来源或归属,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迷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以其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的诗风而著称,作品多以写景、抒情为主。

创作背景
《将睡四首》是杨万里在晚年创作的一组诗,表达了他对睡眠和理想生活的渴望。在诗中,诗人用“华胥”象征理想的世界,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对美好梦境的向往。


诗歌鉴赏:

《将睡四首》承载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老夫岂不眠”自问自答,表现出诗人对睡眠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这样的开场不仅引人入胜,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通过“华胥是谁国”的设问,进一步深化了对美梦的追求和对现实的不满。

“华胥梦境”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被视作一种理想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的向往。杨万里通过这一典故,不仅展示了他丰富的文化底蕴,也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渴望。这种渴望在夜晚难以入眠时尤为显著,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它提醒读者,尽管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不如意,但美好的理想与梦境始终是人们心灵深处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夫岂不眠:诗人以自谦的口吻提到自己,强调内心的渴望。
  2. 只是眠未得:强调现实的困扰,虽渴望入睡,却无法达到。
  3. 若到睡思来:表达对理想睡眠状态的期待,带有期盼的语气。
  4. 华胥是谁国:通过对梦境的追问,展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岂不眠”和“只是眠未得”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的力量。
  • 典故:使用“华胥”这一典故,增加诗歌的文化深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围绕对理想生活和美好梦境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老夫:代表年长者,象征着智慧与经历。
  • :暗示休息与安宁,是对生活的渴望。
  • 华胥:象征理想与梦境,代表着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华胥”象征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理想与梦境
    • C. 诗人身份
    • D. 生活琐事
  2. “老夫岂不眠”中“岂”字的意思是?

    • A. 当然
    • B. 难道
    • C. 可能
    • D. 不会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失落与渴望
    • C. 愤怒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杨万里在表现梦境的渴望时各有特色,李白更侧重于豪放与壮丽,而杨万里则更显细腻与内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 重游二首 其一 贺新郎 其一 元夜用顾庵学士韵赠蛟门 贺新郎 五人之墓再用前韵 贺新郎 新河函告婚期,赋此为贺,词以代柬 贺新郎 代方樾青及门贺寅友朱某三月十日花烛,兼题富贵花 贺新郎 题秋实 贺新郎 次肖韵以相解 贺新郎 赠虬公、愚庵重行东渡 贺新郎 其一 和其年 贺新郎·又是寒冬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震开头的成语 湿地 拖男挟女 包含枵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占的词语有哪些 三点水的字 鼠字旁的字 血迹斑斑 一字旁的字 包含弓的词语有哪些 不分高下 太宗 风字旁的字 大字旁的字 汇萃 无理数 腋肘之患 漆身 一言半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