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多稼亭日色甚暖忽有雪数片自晴空而下已而复无》

时间: 2025-07-27 03:40:34

诗句

霁日何曾惹寸云,忽飞些子雪如尘。

不知底处天花落,风里吹来数点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3:40:34

原文展示:

霁日何曾惹寸云,
忽飞些子雪如尘。
不知底处天花落,
风里吹来数点春。

白话文翻译:

这天晴朗的阳光下,怎么会有一丝云彩呢?忽然间,几片雪花像尘土一样飞落而来。不知道从哪里飘落的花瓣,春风中又吹来了几许春天的气息。

注释:

  • 霁日:晴朗的日子,霁指雨过天晴。
  • 寸云:微小的云,极少的云彩。
  • 些子雪如尘:一些雪花像灰尘般轻盈。
  • 底处:从哪里。
  • 天花:花瓣,指天上的花,如同飘落的花。
  • 数点春:几分春天的气息。

典故解析:

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使用“雪”与“春”来象征季节的变迁。雪花的突然出现,暗示着天气变化和自然的不可预测。而“天花”则常用来寓意美好的事物,代表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善于通过细腻的观察反映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在江西的生活。他的诗歌多受自然景物的启发,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本诗反映了他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多稼亭日色甚暖忽有雪数片自晴空而下已而复无》通过描绘天气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对春天的渴望。开头两句“霁日何曾惹寸云,忽飞些子雪如尘”用对比手法,描绘了晴天与雪花的突如其来,突显了自然界的多变。诗中雪花的轻盈与春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细腻而又富有生机的氛围。

“风里吹来数点春”以春的气息作为结尾,给人以希望与温暖的感觉。这种情感的流动,表现了自然与心灵的共鸣。诗中没有复杂的修辞,但通过简单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杨万里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霁日何曾惹寸云:晴朗的天气下,连一丝云彩都没有。
  2. 忽飞些子雪如尘:忽然间,几片雪花像尘土一样飘落。
  3. 不知底处天花落:不知道这些雪花是从哪里来的,像花瓣一样落下。
  4. 风里吹来数点春:春风中飘来了几分春天的气息。

修辞手法:

  • 对比:晴天与雪花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的变化。
  • 比喻:将雪花比作尘土,突显其轻盈。
  • 拟人:春风被赋予了带来春天气息的能力,增强了情感的表现。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自然变化的敏感,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霁日:象征晴朗、明亮,代表着希望。
  • :象征着冬天的结束和春天的来临。
  • :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美好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2. 诗中“霁日”是什么意思?

    • A. 雨天
    • B. 晴天
    • C. 夜晚
  3. 诗中提到的“天花”指的是什么?

    • A. 天上的星星
    • B. 花瓣
    • C. 云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杨万里的《多稼亭日色甚暖忽有雪数片自晴空而下已而复无》更加强调自然的瞬息万变,而王维则着重于宁静与和谐的意境。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表现手法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蒙赐佳什钦叹不足不揆浅陋辄次元韵 偶成古调十六韵上呈判府兼赠刘兴州 法驾导引(三之二) 跋外祖存诚于帖 陪诸公登南楼啜新茶 题画兔 陪粹翁举酒於君子亭下海棠方开 蒙知府宠示秋日郡圃佳制遂侍杖屦逍遥林水间 登海山楼 蜡梅四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菜肴 韦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现成话 鹓序 辞义 文字旁的字 裘葛之遗 包含腕的成语 上德若谷 鱼游沸鼎 背城借一 三点水的字 跌脚拌手 鼻字旁的字 闪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