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6:30
首夏
花尘絮雪已茫茫,一景清和便可量。
胁霁惊风眠秀麦,尾云疏雨健新秧。
莺啼未怯随春去,犬吠相催入夜长。
酒兴诗情都懒散,只将清梦试藜床。
初夏的时节,花瓣和柳絮像雪一样纷飞,景色清新和煦,令人心旷神怡。微风拂过,惊起了在阳光下安睡的麦田,淡淡的云朵带来了稀疏的春雨,新栽的稻秧因此生机勃勃。黄莺的啼鸣依然不怕春天离去,狗吠声催促着夜晚的到来。此时的我,酒兴和诗情都显得懒散,只能在藜床上尝试清梦的滋味。
陈著,字公明,号希文,宋代诗人,以抒情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常描绘田园风光和四季变化。
《首夏》创作于初夏,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对夏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正值农忙时节,诗中体现了对农田的关注与赞美。
《首夏》是一首描绘初夏美景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将初夏的气息展现得淋漓尽致。首联以“花尘絮雪已茫茫”开篇,描绘了花瓣和柳絮飘落的情景,给人一种轻盈而飘渺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初夏的梦幻之中。接着“胁霁惊风眠秀麦”,微风轻拂,阳光下的麦田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诗人用“惊”字,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界的活力与生气。
中间部分“莺啼未怯随春去,犬吠相催入夜长”,表现出春去夏来的自然更替,黄莺的啼鸣依旧清脆,似乎在欢迎夏天的到来,而犬吠声则提醒着人们夜晚的降临,形成了清晨与傍晚的鲜明对比。最后两句“酒兴诗情都懒散,只将清梦试藜床”,诗人在宁静的夜晚感觉懒散,对酒与诗的兴致也淡了,只有藜床上的清梦可以慰藉心灵。
整首诗用词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观察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淡然与宁静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初夏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淡泊的态度,展现出一种闲适与和谐的生活状态。
《首夏》的作者是谁?
诗中“犬吠相催入夜长”表达了什么?
杜甫的《春望》与陈著的《首夏》都描绘了四季变换中的自然景色,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忧国忧民的情感,而陈著则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