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6:17
学得无名氏,游于何有乡。
熟眠胜醉酒,清虑当焚香。
富有书连架,贫无盗伏梁。
只应诗社友,时节到门墙。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无名氏的钦佩,认为在何有乡游玩是无忧无虑的生活。相比于饮酒,沉沉入睡更为快乐,清醒时则需要焚香以净化心灵。富有的人书籍众多,贫穷的人则只能躲避盗贼的侵扰。只有在诗社交友的时节,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乐趣。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提及的“无名氏”可能指代隐士或不追名逐利的文人,反映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诗社友”则显示出诗人与友人交流的乐趣。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一个安静的时节,诗人可能在与友人交流或独自思考时创作,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交友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对名利的超脱。诗的开头提到“无名氏”,既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身处境的反思。紧接着,诗人以“熟眠胜醉酒”表达了深度睡眠的美好,暗示着心灵的安宁与自在。此时,焚香清虑象征着一种精神上的追求,作者渴望通过这样的仪式来净化内心。
对于富有与贫穷的对比,诗人通过“富有书连架,贫无盗伏梁”展现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世界,富有的人享有丰富的知识,而贫穷的人则要防范外界的威胁。这一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最后,诗人提到“诗社友”,将友谊与诗歌联系在一起,暗示着在特定的时节,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构成了生活的美好时光。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无名氏”指的是哪个群体?
“熟眠胜醉酒”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焚香”主要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