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弟观喜董稼山至有诗因次韵二首》

时间: 2025-05-03 23:20:38

诗句

误辱高轩访子云,须知我自是玄真。

石心已落千寻海,霜鬓难留一发春。

门外道途新旧眼,兵前朋友死生身。

如今聚首休轻别,他日黄金枉铸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20:38

原文展示:

误辱高轩访子云,须知我自是玄真。
石心已落千寻海,霜鬓难留一发春。
门外道途新旧眼,兵前朋友死生身。
如今聚首休轻别,他日黄金枉铸人。

白话文翻译:

我误会了高轩(高朋)来访子云,
你须知道我本身就是追求真实的道理。
我的心像石头一样,已沉入千寻海底,
白发渐多,难以留住一丝春光。
门外的道路,眼前新旧交替,
战场上的朋友,生死未卜。
如今相聚,切莫轻言别离,
将来若相见,再铸黄金又有何用。

注释:

  • 误辱:误解或错认。
  • 高轩:指高朋,交情深厚的朋友。
  • 子云:可能指的是某位文人或朋友。
  • 玄真:指道教思想中的真实与真理。
  • 石心:比喻内心坚韧。
  • 千寻海:形容深邃的海洋,暗指心灵的孤独。
  • 霜鬓:形容白发,岁月的象征。
  • 新旧眼:新旧事物交替的观察。
  • 兵前朋友:指战场上的朋友,面临生死考验。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高轩”和“子云”可能暗指古代文人之间的友谊与交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相聚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忧虑与哲思。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应友人之邀而作,表达了对人生、友谊的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和对朋友情谊的珍视。开篇即以“误辱”引入,表达了对友人来访的误解,接着转入对自身的反思,强调其追求的是真理与真实的道理。诗中通过“石心”和“霜鬓”展现了岁月的流逝和内心的坚韧,情感层层递进。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门外道途”和“兵前朋友”,暗示人生道路的多变和战场上朋友之间的生死考验,表现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当下相聚的珍惜和对未来重聚的期望,显得深沉而富有哲理。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表达了诗人对高朋来访的误解,强调自身追求真理。
    • 第二联:借石心与霜鬓描绘内心的坚韧与岁月的无情。
    • 第三联:对人生道路的观察与反思,表现出对生死的思考。
    • 第四联:对当下相聚的珍惜,暗含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以“石心”比喻坚韧的内心。
    • 对仗:如“霜鬓难留一发春”对“石心已落千寻海”。
    • 夸张:“千寻海”强调心灵的孤独。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意象分析:

  • 石心:象征坚韧与不屈。
  • 霜鬓:象征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奈。
  • 道途:象征人生的多变,充满不确定性。
  • 兵前朋友:象征生死考验下的人际关系,暗示战争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石心”比喻什么?

    • A. 坚韧的内心
    • B. 物质的坚硬
    • C. 冷漠的态度
  2. “霜鬓”指代什么?

    • A. 青春
    • B. 年老
    • C. 美丽
  3. 诗人强调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 A. 友情的脆弱
    • B. 人生的无常
    • C. 财富的重要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强调了豪放与对人生的洒脱,和陈著的深沉思考形成对比。
  • 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友谊与人生的珍视,但更侧重于乐观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选》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点绛唇·阑槛阴沈 点绛唇 次沈素嘉韵 点绛唇八首 其五 点绛唇三月晦日于常熟虞山赋此送春 点绛唇二首 其二 点绛唇 点绛唇雁来红 其一 点绛唇•消閒 点绛唇 闲情 点绛唇 喜芍药发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堕珥遗簪 沮渠 站稳脚跟 暴突 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博学多闻 三框儿的字 見字旁的字 锦衣肉食 砺兵秣马 拊心泣血 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析开头的成语 言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啮齿 一天一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