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57
示昙清侍者牧牛歌
侬家牧个白牛,
年来可纵可收。
不用鼻头絭索,
任渠放荡林丘。
风清月莹,
踪迹难俦。
香严鞭杖,
石巩放绳头,
跨入白云深处游,
直得通身无影象,
时吹木笛有来由。
小牛儿,莫容易,
浅草平田且随意。
勿令逐队上高坡,
筋力未能登险巇。
傍水依山养,
令头角完备。
叱,岂不见狸奴白牯解作师子游戏。
我家的白牛在田间自由地放牧,
这一年来可以随意放纵或收回来。
不需要用鼻绳来约束,
任它在林丘中自由荡漾。
风儿轻拂,月光明亮,
它的踪迹难以追随。
用香严的鞭子轻轻一挥,
石头做的绳子也可以放开,
它跨入白云深处游玩,
竟然达到全身无影的境地,
有时吹起的木笛也有它的缘由。
小牛啊,别太轻易,
在浅草平田上随意行走。
不要追逐队伍上高坡,
因为筋力尚未能攀登险峻的高峰。
依傍水边山头来养育,
使它的头角得以完美。
叱咧,难道不见那狸奴白牯也在游戏成师子?
作者介绍:释梵言,宋代著名的僧侣和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在诗歌中常常融入自然景色和哲理思考,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歌创作于一个安静的田园环境中,诗人通过描绘牧牛的场景,表达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的亲近。
这首《示昙清侍者牧牛歌》是一首生动的田园诗,诗人以白牛为主角,借助其自由自在的放牧生活,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全诗以白牛为线索,描绘了牧牛的乐趣和生活的悠闲,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风清月莹”的描写,渲染了一种清幽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同时,诗人通过“留牛在浅草平田”的劝告,表达了对年轻生命的关怀与谨慎,强调在成长过程中应避免过于急功近利,应该循序渐进,稳扎稳打。
最后一句“岂不见狸奴白牯解作师子游戏”,用狸奴与白牯的对比,生动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暗示着即使是在轻松的生活中,也可以有不同的追求和表现。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摹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一份宁静、自由和对生命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自由的向往,同时也对年轻生命的成长过程给予了深切的关怀与指导,强调循序渐进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侬家牧个白牛”中的“侬”指的是:
A. 你
B. 我
C. 他
D. 她
诗人劝告小牛不要上高坡是因为:
A. 它太懒
B. 它的筋力不足
C. 高坡太危险
D. 高坡上有敌人
诗中的“香严鞭杖”意指:
A. 严厉的惩罚
B. 自然的引导
C. 轻松的放松
D. 生活的压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释梵言的《示昙清侍者牧牛歌》更加强调个体在自然中的自由与宁静,而陶渊明则更注重归隐生活的理想与哲学。在情感表达上,释梵言的诗歌更加轻快生动,而陶渊明则更为沉稳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