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颂古九首·灵云桃华》

时间: 2025-07-26 18:43:58

诗句

春风二月半,桃华红烂漫。

灵云到处逢,衲僧著眼看。

看,看,短棹孤舟,谁居彼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8:43:58

原文展示

春风二月半,桃华红烂漫。
灵云到处逢,衲僧著眼看。
看,看,短棹孤舟,谁居彼岸。

白话文翻译

春风暖和的二月中旬,桃花盛开、满树红艳。
灵云飘荡到处可见,僧人凝视着周围的景象。
看啊,看啊,短桨划动的小舟,彼岸又是谁在居住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风:指春天的风,象征温暖和生机。
  • 二月半:指农历二月中旬,春天的时节。
  • 桃华:桃花,开花的桃树,象征春天与美丽。
  • 灵云:灵动的云彩,象征虚无缥缈的境界。
  • 衲僧:穿着僧袍的和尚,代表佛教中的修行者。
  • 短棹:小舟的桨,形容舟小且轻便。
  • 彼岸:指河的对岸,隐喻未知的境地或他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衲僧”与“灵云”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僧侣的尊重及对自然的向往。古代诗歌常常借助自然景象表达哲理,如桃花象征人生的美好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梵言,宋代诗人,僧侣。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观,意境深远,常蕴含禅理。诗风清新,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

创作背景
《颂古九首·灵云桃华》创作于诗人修行期间,受周遭自然环境影响,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桃花和灵动的云彩,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画面。开头两句描绘了春风拂面时桃花的烂漫景象,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体现了春天的生机。接着,诗人引入“灵云”的意象,暗示着一种飘渺的境界,似乎在提醒读者去关注更深层次的生活意义。最后两句则是对孤舟和彼岸的思考,表现了对未知的向往与对人生方向的探索。这种对比突显了人类在浩瀚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引发了对生命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风二月半,桃华红烂漫。
    描述春天的气候,桃花盛开的场景,象征着生命的繁荣与美好。

  • 灵云到处逢,衲僧著眼看。
    灵动的云彩象征着不确定的未来,而衲僧的凝视则代表着对生活的思考与觉悟。

  • 看,看,短棹孤舟,谁居彼岸。
    诗人对小舟与对岸的提问,表现了对人生未知的探求与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桃华比喻春天的美好,灵云比喻人生的变幻。
  • 拟人:对“春风”的描绘,使其具有人性化的温暖感。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反映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人类处境的探讨。通过桃花的烂漫与灵云的飘渺,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华: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着生命的绽放。
  • 灵云:象征自由与梦幻,表达对未知的向往。
  • 孤舟:象征孤独与探索,暗示人生旅途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雪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丰收

  2. “短棹孤舟”中的“短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小舟的桨
    C. 一种花

  3. 诗中“彼岸”可能代表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人生的目标
    C. 自然的另一面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的诗作。
  • 杜甫《春望》:描述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忧虑。

诗词对比

  • 比较释梵言与李白的春天描写,前者更注重内心的思考与哲理,后者则更倾向于豪放的情感表达,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与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久雨似有晴意继而复阴作望晴 和渊老妙现之什 舟中对月 同苏阮二公晚春游西溪二首 故相少师李公挽诗 春日杂咏 其二 和夷仲弟喜学士兄归 席上信笔六首 席上信笔六首 西山次林尉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流言惑众 大狐 寒灯 風字旁的字 色字旁的字 包含旬的词语有哪些 乙字旁的字 切合实际 柿漆 谷字旁的字 内圣外王 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实租 安危相易 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于心无愧 手字旁的字 始乱终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