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9: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9:56
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
王霁 〔宋代〕
大师新谣十五州,
残春摸石是遨头。
氲氲喜气随民遍,
冉冉风光尽日流。
野俗只知观燕赏,
主人非独为嬉游。
晚回都骑箫鼙引,
观稼郊原亦暂留。
与吴公仲一起游览海云寺。
新作的歌曲传遍十五个州,
春天的余韵还在,抚摸石头时感到无比畅快。
温暖的气氛遍布人间,
柔和的风光随着日子缓缓流逝。
乡间的人们只知道看燕子、赏花,
而主人的心思并不仅仅是为了游玩。
傍晚时分骑马返回,吹奏着箫和鼙,
在田野和原野间也稍作停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霁,宋代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王霁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春末夏初,诗人和友人游览海云寺,借此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关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宁静。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的游览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这首诗的首联提到“新谣十五州”,显示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共同记忆和文化背景,接着通过“残春摸石”将季节的变迁和个人的感受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诗中的“氲氲喜气随民遍,冉冉风光尽日流”展现了春日的温暖和生命的流动,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在眼前展开。接下来的两句则引入了乡间的风俗,强调了人们对自然的欣赏和诗人对人情世故的理解,表明此行并不仅仅是为了游玩,更是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最后两句通过骑马归来的场景,体现了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诗人在游览中享受着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王霁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充实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新谣”指的是什么?
A. 新的诗歌
B. 新的民谣
C. 新的故事
答案:B
“晚回都骑箫鼙引”中的“箫鼙”指代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动物
C. 一种植物
答案:A
诗人通过游览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喜悦
C. 忧伤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霁的《和吴公仲庶游海云寺》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霁更侧重于与友人共享的温暖情感,而李白则更显孤独与怀旧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