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39: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39:45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要知微雨密还疏,
空里看来直是无。
不被波间三两点,
阿谁见破妙工夫。
要想知道微雨是稠密还是稀疏,
从空中看去仿佛是没有的。
不被水面上的几滴雨打破,
谁又能看出这其中的精妙之处呢?
此诗中并未涉及特定的典故,但“雨”的意象在古诗词中常常与情感、景象、哲理相联系,杨万里的此作则通过细雨引发对自然与人事的思考,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腻观察的能力。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以清新、自然、真实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透着哲理和人情,关注细微的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诗人常常以自然为题材,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微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思考。
杨万里的《微雨》通过对细雨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深邃。诗的开头两句“要知微雨密还疏,空里看来直是无”传达出一种对细雨模糊不清的感受,细雨在空中轻柔飘洒,似乎让人难以分辨其稠密与稀疏。接下来的句子“不被波间三两点,阿谁见破妙工夫”则将这一意象深化,细雨落在水面上,形成的波纹与水的宁静相互交融,几滴雨水的存在在波动中显得微不足道,而这种“妙工夫”正是自然的精妙之处。整首诗意在让人反思人对自然的感知与理解,细雨虽小,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透过细雨,诗人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引发了对生命、存在的深思,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独到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细雨的描绘,引导读者思考自然的微妙与人类感知的局限,体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要知微雨密还疏”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波间”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