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夕不寐二首》

时间: 2025-04-27 15:23:17

诗句

每到炎天只愿秋,如何秋到却成愁。

官居也有寒蛩语,不似山间听得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3:17

诗词名称: 秋夕不寐二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每到炎天只愿秋,如何秋到却成愁。
官居也有寒蛩语,不似山间听得幽。

白话文翻译:

每当炎热的夏天,我总是期盼着秋天的到来,然而秋天一到却让我感到忧愁。
即使身居官位,也能听到寒蝉的低语,但却不如在山间听到的那样幽静。

注释:

  • 炎天:炎热的夏天。
  • :指秋天,代表着收获和凉爽。
  • :忧愁,悲伤。
  • 官居:身处官职。
  • 寒蛩:寒蝉,秋天常听到的虫鸣。
  • :幽静,指宁静的环境。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提到的寒蝉和山间的幽静,常见于古诗词中,代表着自然的宁静和人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晚号山禽,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散文家。他在诗歌创作中以清新、自然见长,尤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秋季,诗人感受到秋天的到来,却因身处官场的压力与烦恼,未能如愿以享受秋天的宁静与美好,反而感到忧愁。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晰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复杂情感。开篇便以“每到炎天只愿秋”引出主题,表现了对秋天的渴望。然而,当秋天真的到来时,却因现实的压力和内心的愁苦而感到失落。这种情感的反转让人深思,暗示着即使在自然的美好中,人的内心仍然可能因各种外部因素而感到不安。

“官居也有寒蛩语”一句,将官场的寒冷与自然的寒蝉声相联系,展现出诗人在官场中的孤独与无奈。与“山间听得幽”形成对比,表明诗人内心渴望的宁静与现实的纷扰之间的巨大落差。整个诗篇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世纷扰的感叹,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每到炎天只愿秋:表达了对秋天的渴望,炎热的夏季让人感到疲惫。
  • 如何秋到却成愁:秋天的到来并没有带来快乐,反而引发忧愁。
  • 官居也有寒蛩语:即使身处高位,也难以逃避内心的孤独与寒冷。
  • 不似山间听得幽:对比官场的喧嚣与山间的宁静,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官场的喧嚣与山间的幽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拟人:寒蝉的声音被赋予了人性,暗示着孤独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在繁忙的生活中,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意象分析:

  • 炎天:象征着烦躁与无奈。
  • :象征着希望与收获,但在此却是忧愁的源头。
  • 寒蛩:代表孤独的声音,暗示内心的沉重。
  • 山间:象征着宁静与理想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对秋天的情感是怎样的? A. 渴望与欣喜
    B. 忧愁与失落
    C. 无所谓
    答案:B

  2. “官居也有寒蛩语”中的“寒蛩”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虫鸣
    B. 冬天的雪
    C. 春天的花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山间”意味着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宁静的生活
    C. 灾难的发生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白的诗表达了对乡愁的思念,而杨万里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现实的忧虑与对自然的渴望。两者皆通过对比手法展现情感,但情感基调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汉宫春 过骊山山下有华清池温水数泓 汉宫春(壬午开炉日戏作) 汉宫春 寄内 汉宫春 簪花 汉宫春 海上醉赠王梦湘 汉宫春 送郝元公先生之任宛陵 汉宫春 与客话江浙近事,并及太湖之胜,慨然有作。用稼轩白石蓬莱阁韵 汉宫春 汉宫春(寿王尉) 汉宫春 闰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龠字旁的字 鼻字旁的字 齊字旁的字 众口交詈 行字旁的字 低抑 鼓翅 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赤手光拳 黄风雾罩 闻者咋舌 罄竹难书 发愣 爻变 使促狭 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