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懊侬曲 其一》

时间: 2025-04-26 03:11:14

诗句

欢言月时来,月满柳香处。

却被月愁侬,孤照侬无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14

原文展示:

欢言月时来,月满柳香处。却被月愁侬,孤照侬无语。

白话文翻译:

欢快的言语在月光明亮的时节到来,正好在柳树香气扑鼻的地方。可是月光却让我心生愁苦,孤独地照耀着我,让我无话可说。

注释:

  • 欢言:愉快的言语;这里指的是与人欢聚时的交谈。
  • 月时:指月光明亮的时节,通常是十五或十六这几天。
  • 柳香:柳树的香气,象征春天的气息或美好的环境。
  • 愁侬:愁苦的我,"侬"是古代对自我的称呼。
  • 孤照:孤独地照耀,指月光照耀在自己身上。
  • 无语:没有话可说,形容内心的苦闷。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月”与“柳”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表达思乡、离愁等情感。尤其是月光,常常被用作思念的象征。柳树则常被视为柔美之物,寓意柔情与离别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乔是明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著称。他的诗多描写人情世态,常常蕴含深厚的哲理。

创作背景:在明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们常通过诗词表达内心的挣扎与情感。此诗创作于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诗人对孤独和愁苦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懊侬曲 其一》以月光和柳香为背景,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孤独感。诗开头提到“欢言”,营造了一个愉悦的场景,与后面的“月愁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的内心孤寂,也反映了人们在外在环境美好时却仍然感到内心空虚的矛盾心理。

诗中“月满柳香处”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面,然而“却被月愁侬”一句,却将这种美丽打破,转而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月光的孤独照耀让人感到一种无言的哀愁,仿佛在说:即使在美好的环境中,也难掩心中的孤独与愁苦。

整首诗在音韵上也极为和谐,给人一种流畅的阅读体验。其情感深沉而细腻,令人感同身受,展示了张乔作为诗人的深厚功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欢言月时来: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欢喜。
  2. 月满柳香处: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场景,柳树的香气和明亮的月光交织在一起。
  3. 却被月愁侬:用“却”字引出转折,表明在美好场景下,诗人内心却感到愁苦。
  4. 孤照侬无语: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月光虽美,却让人感到无奈与寂寞。

修辞手法

  • 对比:欢快与孤独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拟人:“月愁侬”赋予月亮以情感,使得月光不仅是自然现象,更是情感的载体。

主题思想

这首诗整体表达了在美好环境中,个体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它反映了人们在享受生活时,内心却常常有难以言说的情感困扰,展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思念与孤独,代表着对人的思念与忧愁。
  • :象征柔美与离别,传达一种温柔而伤感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欢言”指的是什么?

    • A. 忧愁的言语
    • B. 愉快的言语
    • C. 无言的沉默
  2. 诗中表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孤独
    • C. 愤怒
  3. “月愁侬”中的“侬”指的是?

    • A. 朋友
    • B. 诗人自己
    • C. 亲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但侧重思乡之情,表现出一种思念的温暖。而张乔的诗则更多表现孤独与愁苦,情感上更为沉重。

  • 杜甫《月夜忆舍弟》:此诗在月光下表达对兄弟的思念,情感深厚而温情。而《懊侬曲》则在同样的意象下,传达出孤独的苦涩。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人研究》 - 张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四
  3.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象分析》 - 王五

相关查询

离亭燕 送蓝谢青 离亭燕 过鹦鹉楼,玉娟出遗挂相示,并商移厝事,感赋 离亭燕 前题改本 离亭燕 独行金陵山水间,赋此凭吊 离亭燕 离亭燕 离亭燕 送王干臣部郎大贞还京 离亭燕 偶忆 离亭燕 离亭燕 赏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毛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号天哭地 包含琦的词语有哪些 舟字旁的字 礼轻情意重 考道 言字旁的字 搜慝 眦裂发指 赤祥 双人旁的字 包含笈的词语有哪些 壶结尾的成语 春意盎然 仰慕 太公泉 瞬息万状 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