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2:30
送顿起及第还蔡州
苏辙 〔宋代〕
诏书京辅起沉沦,
岁贡仍居第一人。
不愧得官名暂屈,
自夸对策语深淳。
读书饱足终无厌,
従宦奔驰自此新。
我去淮阳今不久,
邻邦时得问音尘。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顿起及第的祝贺和对他前途的美好祝愿。诗的开头提到,诏书传到京城,友人终于走出了困境,成为了当年贡士中的佼佼者。友人虽然暂时屈居低职,但他凭借才智和深厚的学识,值得自夸。诗人认为,读书的乐趣使人永远不会感到厌倦,而在官场的奔波让人焕然一新。最后,诗人表示自己将不久离开淮阳,期待在邻国听到友人的消息。
苏辙,字子瞻,号明允,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以诗、文、词、赋等多种文学形式而闻名,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苏辙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这首诗创作于苏辙的友人顿起及第,借此机会表达了对朋友的祝贺与美好祝愿。诗中体现了士人的理想与对学习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对士人命运的重要影响。
苏辙的《送顿起及第还蔡州》是一首充满祝贺与希望的诗作,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功名和前途的渴望。诗的开头用“诏书京辅起沉沦”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主角从困境中走出来的情景,给人以振奋之感。接下来的“岁贡仍居第一人”则表明了友人在科举中脱颖而出,展现了士人的自豪感和荣耀。
“自夸对策语深淳”一句,表明了他对自身能力的认可,表现出一种自信与骄傲。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最后的“邻邦时得问音尘”则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友谊的深厚和对学业的追求,体现了宋代知识分子的价值观与情感世界。
整首诗传达了士人对功名的渴望与对友人的祝贺,展现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人在友人成功之际,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美好的祝愿,体现了士人之间的互助与支持。
诗中提到的“岁贡”指的是什么?
“自夸对策语深淳”中的“深淳”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态度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