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4: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4:41
原文展示: 江南秋得闰,草木向迟彫。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剩暑犹须葛,谁能远致韶。
白话文翻译: 江南的秋天因为闰月而推迟,草木也相应地缓慢凋零。正直的本性在松桧中失去,众生都如同艾草和萧条的景象。漂泊的生活如同舟楫,隐约中怀念简朴的生活。即使暑气未消,仍需葛布衣裳,谁能远离这纷扰,追求美好的音乐。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赵蕃,宋代诗人,其诗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可能是在江南地区,感受到秋天的推迟和自然界的缓慢变化,从而引发对正直本性的思考和对简朴生活的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江南秋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中“正性失松桧,群生同艾萧”一句,既表达了对正直本性丧失的忧虑,也反映了社会普遍的衰败景象。后两句“漂流又舟楫,隐约念箪瓢”则展现了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个人命运的深沉思考。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正性失松桧”中的“松桧”象征什么? A. 坚韧不拔的正直本性 B. 普通和衰败的社会现实 C. 简朴的生活 D. 实用的生活必需品
诗中“隐约念箪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漂泊生活的无奈 B. 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C. 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D. 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