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邹园十咏 杏坞》

时间: 2025-05-06 02:02:32

诗句

窈窕石径深,参差繁英满。

发采已云奇,生香殊未断。

依依午桥路,粲粲朱陈阪。

月色散疏景,时时坐横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2:32

原文展示:

邹园十咏 杏坞 窈窕石径深,参差繁英满。 发采已云奇,生香殊未断。 依依午桥路,粲粲朱陈阪。 月色散疏景,时时坐横管。

白话文翻译:

曲折幽深的石径,繁花盛开,错落有致。 花朵的色彩已经非常奇异,散发出的香气依然绵延不绝。 沿着依依不舍的午桥路,看到朱陈阪上灿烂的花朵。 月光洒在稀疏的景物上,我常常坐在这里吹奏横笛。

注释:

  • 窈窕:形容道路曲折幽深。
  • 参差:错落不齐的样子。
  • 繁英:指盛开的花朵。
  • 发采:花朵的色彩。
  • 生香:花朵散发出的香气。
  • 依依:留恋不舍的样子。
  • 午桥路: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诗人想象中的地方。
  • 粲粲:灿烂的样子。
  • 朱陈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为诗人想象中的地方。
  • 疏景:稀疏的景物。
  • 横管:指横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流传后世。其诗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袁凯《邹园十咏》中的一首,描绘了邹园中杏坞的美景。诗人通过对杏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留恋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邹园杏坞的春日景象。首句“窈窕石径深,参差繁英满”即勾勒出一个幽深而繁花盛开的场景,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接着,“发采已云奇,生香殊未断”进一步以色彩和香气来丰富这一景象,使读者仿佛能闻到花香,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后两句“依依午桥路,粲粲朱陈阪”则通过地名的引入,增加了诗的意境和空间感。最后,“月色散疏景,时时坐横管”以月色和笛声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使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窈窕石径深,参差繁英满”:描绘了一条曲折幽深的石径,两旁繁花盛开,错落有致。
  • “发采已云奇,生香殊未断”:形容花朵的色彩非常奇异,散发出的香气依然绵延不绝。
  • “依依午桥路,粲粲朱陈阪”:沿着依依不舍的午桥路,看到朱陈阪上灿烂的花朵。
  • “月色散疏景,时时坐横管”:月光洒在稀疏的景物上,我常常坐在这里吹奏横笛。

修辞手法:

  • 比喻:“发采已云奇”中的“云奇”比喻花朵色彩的奇异。
  • 拟人:“依依午桥路”中的“依依”赋予了午桥路以人的情感。
  • 对仗:“窈窕石径深,参差繁英满”中的“窈窕”与“参差”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邹园杏坞春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留恋之情,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窈窕、参差、繁英、发采、生香、依依、粲粲、月色、疏景、横管。
  • 详细解释:这些词汇共同构建了一个幽深、繁花、香气、灿烂、宁静的春日景象,通过视觉、嗅觉和听觉的多重感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体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窈窕石径深”形容的是什么? A. 道路曲折幽深 B. 花朵色彩奇异 C. 香气绵延不绝 答案:A

  2. “发采已云奇”中的“云奇”比喻的是什么? A. 花朵色彩的奇异 B. 道路的曲折 C. 香气的绵延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地名有哪些? A. 午桥路、朱陈阪 B. 邹园、杏坞 C. 石径、繁英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袁凯的《邹园十咏 杏坞》与杜甫的《春望》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袁凯的诗更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而杜甫的诗则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袁凯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典诗词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过都城南庄 高阳台 咏春树,纪念采师诞辰一百周年 高阳台 高阳台 戊辰春节向采师拜年适贵体欠安填此以慰 高阳台 高阳台 登渝州南山过蒋公故邸 高阳台 秦淮雨中登媚香楼 高阳台 过扬州二十四桥 高阳台 和龙榆生秦淮水榭作 高阳台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锥出囊中 如坐针毡 天价 霓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后进领袖 籍名 广而言之 月殿嫦娥 铜臭薰天 彑字旁的字 日月经天 暮结尾的成语 先字旁的字 走字旁的字 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秋扇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