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4:31
原文展示:
古意(二十首) 袁凯 〔明代〕
段生方逾垣,泄柳方闭门。二子岂独善,盖亦避世喧。种粟在南野,种葵在东园。日夕饭一盘,万钟何加焉。周孔有遗书,学士有遗言。吟咏荒园里,聊以终岁年。
白话文翻译:
段生正翻墙而过,泄柳正闭门不出。这两位难道只是独善其身,其实也是在躲避世俗的喧嚣。在南边的田野种植谷物,在东边的园子里种植葵菜。每天傍晚只吃一盘饭,即使拥有万钟的财富又有什么增加呢?周公和孔子留下了遗书,学士们留下了遗言。在荒废的园子里吟咏,以此来度过岁月。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隐逸、淡泊为主,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明代士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古代隐士段生和泄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隐士段生和泄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诗中“种粟在南野,种葵在东园”描绘了一种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而“日夕饭一盘,万钟何加焉”则强调了简朴生活的满足感,认为即使拥有大量财富也无法增加内心的满足。最后两句“吟咏荒园里,聊以终岁年”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吟咏来度过岁月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于世俗的厌倦和对简朴生活的追求,通过描写古代隐士的行为和田园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两位隐士分别是谁? A. 段生和泄柳 B. 周公和孔子 C. 学士和遗言 答案:A
诗中“日夕饭一盘,万钟何加焉”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财富无法增加内心的满足 B. 每天只吃一盘饭 C. 万钟的财富很多 答案:A
诗中“吟咏荒园里,聊以终岁年”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希望通过吟咏来度过岁月 B. 荒园里有很多吟咏 C. 终岁年很无聊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