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19: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11
原文展示:
登高望八荒,未见不死人。徒看后来冢,累累伤我神。伯侨与安期,于今亦不存。如何学仙侣,服食正纷纾独羡颜氏子,陋巷以为仁。
白话文翻译:
登上高处眺望广阔的天地,却未见到永生不死的人。只能看到后来者的新坟,一座座令人心伤。伯侨和安期,如今也已不复存在。为何还要学习那些追求仙道的伴侣,他们的服食之道正纷繁复杂。唯独羡慕颜回,他虽居于简陋的巷子,却以此为仁。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凯,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深沉的哲理诗。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思考,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对人生和死亡有所感悟时所作,通过对仙人传说的思考,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登高远望的描写,引出了对人生和死亡的深刻思考。诗中“未见不死人”一句,直接点出了长生不老的虚幻,而“徒看后来冢”则进一步以坟墓的意象,强化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伯侨与安期的传说,虽是仙人,但“于今亦不存”,暗示了即使是传说中的仙人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消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颜回简朴生活的羡慕,认为这才是真正的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仙人传说的反思,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仙人传说的反思,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人认为,即使是传说中的仙人也无法逃脱时间的消逝,因此,简朴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仁。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伯侨与安期”是指什么? A. 传说中的仙人 B. 古代的贤人 C. 诗人的朋友 D. 古代的官员
诗中“独羡颜氏子”中的“颜氏子”是指谁? A. 颜回 B. 颜真卿 C. 颜渊 D. 颜师古
诗中“陋巷以为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简朴的生活 B. 繁华的生活 C. 仙人的生活 D. 官员的生活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