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2:36: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2:36:42
荒凉旧兰若,古屋两三重。
庭下已无柏,涧边唯有松。
石阶生薜荔,香座缺芙蓉。
化俗似禅衲,破来缝石缝。
这是一座荒凉的旧寺院,古老的房屋屹立着两三座。庭院中已经没有柏树,溪边只剩下松树。石阶上长满了薜荔,香座上缺少了芙蓉花。似乎在化俗为僧,来此缝补石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文,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梅尧臣晚年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思考。诗中描绘的寺院景象,折射出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感慨。
《过永庆院》是一首描写荒废寺院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寺院的破败与自然的和谐。开头两句“荒凉旧兰若,古屋两三重”,便以鲜明的对比揭示了寺院的衰败。旧寺院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庭下已无柏,涧边唯有松”,则以松树的坚韧与柏树的缺失,传达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生存状态。
“石阶生薜荔,香座缺芙蓉”通过植物的生长与缺失,进一步深化了寺院的荒凉。薜荔的攀爬象征着生命的顽强,而芙蓉的缺失则暗示了美好的事物已经不复存在。最后两句“化俗似禅衲,破来缝石缝”则引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现了他对俗世的超脱和对修行的向往,暗示着在这荒凉之地,仍然可以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我救赎。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修行的深刻理解,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又略带伤感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以及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坚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描写的寺院是如何的状态?
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