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孟中丞茅阁》

时间: 2025-04-26 01:33:26

诗句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

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

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

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

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

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

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

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

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

公方庇苍生,又如斯阁乎。

请达谣颂声,愿公且踟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3:26

原文展示:

题孟中丞茅阁
作者: 元结 〔唐代〕

小山为郡城,随水能萦纡。
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
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
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
及观茅阁成,始觉形胜殊。
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
天下正炎热,此然冰雪俱。
客有在中坐,颂歌复何如。
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
公方庇苍生,又如斯阁乎。
请达谣颂声,愿公且踟蹰。

白话文翻译:

这座小山成为了郡城,水流环绕着它。
在那里最高的亭子,现在正好位于西南的角落。
那些古老的杉树依然存在,苍翠挺拔有数十株。
树影垂落在城上,枝叶何其繁茂。
因此知道在四海之内,遗留下来的事物谁会说没有呢?
当我看到茅阁建成,才感觉到这里的景色是如此特别。
我倚靠在窗前,远望熊湘,云榭与苍梧相连。
正值炎热的夏天,而这里却如同冰雪般清凉。
有客人在这里坐着,唱着歌声又会是怎样呢?
如果您想要选用这些优美的木材,难道不正是这些美好的树木吗?
您正在庇护苍生,难道这座阁楼不是如此吗?
请传达谣颂的声音,愿您在此稍作停留。

注释:

  • 郡城: 指地方行政单位的城池。
  • 亭亭: 形容亭子的笔直高耸。
  • 苍苍: 形容树木的颜色深绿。
  • 垂阴: 指树木的影子垂落。
  • 熊湘: 指湘江,形容美丽的远景。
  • 云榭: 指云雾中修建的楼阁。
  • 佳木: 优美的树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约 665年),字子华,唐代诗人,生于陕州,官至中书侍郎。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结任职于某地时,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庇护苍生的思考,反映了唐代士人关注社会的情怀。

诗歌鉴赏:

《题孟中丞茅阁》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诗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茅阁所处的环境,展现出小山、杉树和清凉的氛围。开篇便通过“随水能萦纡”描绘出水流的柔和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们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诗中“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一句,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追忆。即使在繁华的世间,有些美好的事物依旧会留存。而“凭轩望熊湘,云榭连苍梧”则将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有机结合,构建出一幅优美的画面。

最后,诗人以“公欲举遗材,如此佳木欤”反问孟中丞,既是对其才能的赞美,也是对其责任的期许,表现出一种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社会的关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山为郡城: 小山环绕成为城池,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随水能萦纡: 水流环绕,形象地描绘环境的柔美。
  • 亭亭最高处,今是西南隅: 亭子高耸,位于特定的位置,突显其重要性。
  • 杉大老犹在,苍苍数十株: 描述古老的杉树,传递出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延续。
  • 垂阴满城上,枝叶何扶疏: 树影覆盖,生机勃勃,象征着繁荣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茅阁”比喻人类的智慧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 表达对称的美感,如“亭亭/苍苍”。
  • 拟人: 树木的“垂阴”仿佛在与人对话,增强了情感的深入。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社会的期许,展示了人文关怀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山: 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安定。
  • 杉树: 代表生命的延续与坚韧。
  • 茅阁: 体现人类的智慧与创造。
  • 熊湘: 代表远方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亭亭最高处”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北边
    B. 西南隅
    C. 东南隅

  2. “乃知四海中,遗事谁谓无”这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失落
    B. 赞美
    C. 思考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自然美
    B. 人与社会
    C.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以自然景色为主题,表达对山水的热爱。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的幽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比较元结与王维的作品,前者更关注社会责任,后者则强调个人的隐逸与自然的融合。两者均展现出唐诗的自然美,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诗词鉴赏辞典》
  • 《唐诗选》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听夜雨寄卢纶 忆友怀野寺旧居(一作答司空文明怀野寺旧居) 与道者别 宿石涧店闻妇人哭 重送郑宥归蜀因寄何兆 送刘侍郎 送黎兵曹往陕府结婚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救生寺望春寄畅当 送夏中丞赴宁国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包含卵的成语 比字旁的字 食无鱼 鳥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包含玩的成语 鹬开头的成语 熏炉 铭肤镂骨 教勉 包含卦的词语有哪些 瓮天蠡海 藴藻 纤悉不苟 人字头的字 空闺 积雪囊萤 乱头粗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