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登九疑第二峰》

时间: 2025-04-26 01:47:26

诗句

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

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

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

不知几百岁,燕坐饵金丹。

相传羽化时,云鹤满峰恋。

妇中有高人,相望空长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7:26

原文展示:

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
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
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
不知几百岁,燕坐饵金丹。
相传羽化时,云鹤满峰恋。
妇中有高人,相望空长叹。

白话文翻译:

在九疑山的第二峰上,有一个仙人居住的坛子。
高大的杉树和松树映衬着飞流的泉水,苍翠的树木在云端显得格外清幽。
这里住着谁呢?据说是鲁国的女子,身穿冠冕。
不知她已经在此生活了几百年,燕子在她身边,静静地等待着金丹。
传说她羽化升仙时,云鹤在峰顶徘徊,依依不舍。
在众多妇人中,她是那个高人,彼此遥望,不禁长叹。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疑:指九疑山,位于湖南省,是道教名山。
  • 第二峰:九疑山的第二高峰。
  • 仙坛:指供奉神仙的坛子,这里暗指仙人居住的地方。
  • 苍苍:形容颜色青翠、深邃。
  • 鲁女:指鲁国的女子,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
  • 羽化:指成仙或去世后化为仙人。

典故解析:

  • 鲁女冠:可能指鲁国的女子以其美丽和智慧著称,暗含对女性的赞美。
  • 金丹:道教中指炼制的长生不老之药,常与仙人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字仲舒,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665年,卒年不详,曾任职于朝廷。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道家思想为主,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代,表现了诗人对道教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

诗歌鉴赏:

《登九疑第二峰》是一首充满了道教思想和自然美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九疑山的奇丽景色,作者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山中仙人的生活状态。开篇即以“九疑第二峰”引入,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仿佛在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仙境。接着,诗人以“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山中苍翠的树木与飞流的泉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一句,突出了居住在此的神秘女子,暗示其非凡的身份与修为。诗人用“燕坐饵金丹”来表达这位女子与仙人生活的悠然自得,进一步增强了诗的仙气。最后两句“相传羽化时,云鹤满峰恋”以及“妇中有高人,相望空长叹”,不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也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切理解和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疑第二峰:指出地点,设定诗的背景。
  2. 其上有仙坛:引入仙人和道教文化,暗示神秘。
  3. 杉松映飞泉:描绘自然环境,表现出清新之美。
  4. 苍苍在云端:强调环境的高远和幽深。
  5. 何人居此处:提出疑问,增强神秘感。
  6. 云是鲁女冠:引入传说中的女子,增添传奇色彩。
  7. 不知几百岁: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女子的长生。
  8. 燕坐饵金丹:展现仙人生活的悠然自得。
  9. 相传羽化时:引出传说,增加神秘色彩。
  10. 云鹤满峰恋:表现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11. 妇中有高人:强调女子的非凡,暗示对女性的赞美。
  12. 相望空长叹:引发对生命和追求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云鹤满峰恋”比喻对自由的向往。
  • 对仗:如“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燕坐饵金丹”,使自然景象具有人情味。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对仙人生活的敬仰,以及对女性非凡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疑山:象征道教文化的圣地。
  • 仙坛:象征神秘与超脱。
  • 杉松与飞泉:象征自然的生机与灵动。
  • 鲁女:象征智慧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登九疑第二峰》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元结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云是鲁女冠”指的是?

    • A. 一位仙人
    • B. 一位美丽的女子
    • C. 一片云彩
    • D. 一座山峰
  3.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对战争的反思
    • B. 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 C. 对爱情的追求
    • D. 对历史的沉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 by 李白
  • 《望庐山瀑布》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登九疑第二峰》都描绘了自然之美,前者更多的是豪放与激情,而后者则是恬静与深思,表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夜坐 寒食日同妇子辈东园小宴 潘处士挽诗 感遇二十五首 其十 冬至 寓寺八首 自海至楚途次寄马全玉八首 其三 题西园酴醾 寄陈履常二首 其一 鱼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视鹰瞵 巛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爱屋及乌 马壮人强 仙禁 福孙荫子 舟字旁的字 旌善惩恶 二字旁的字 秋水伊人 栎樗之材 鼓捣 大底 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