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7: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7:26
九疑第二峰,其上有仙坛。
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
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
不知几百岁,燕坐饵金丹。
相传羽化时,云鹤满峰恋。
妇中有高人,相望空长叹。
在九疑山的第二峰上,有一个仙人居住的坛子。
高大的杉树和松树映衬着飞流的泉水,苍翠的树木在云端显得格外清幽。
这里住着谁呢?据说是鲁国的女子,身穿冠冕。
不知她已经在此生活了几百年,燕子在她身边,静静地等待着金丹。
传说她羽化升仙时,云鹤在峰顶徘徊,依依不舍。
在众多妇人中,她是那个高人,彼此遥望,不禁长叹。
元结,字仲舒,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665年,卒年不详,曾任职于朝廷。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道家思想为主,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哲理思考。
此诗创作于道教文化盛行的时代,表现了诗人对道教仙人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观察。
《登九疑第二峰》是一首充满了道教思想和自然美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九疑山的奇丽景色,作者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山中仙人的生活状态。开篇即以“九疑第二峰”引入,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仿佛在引领读者走进一个仙境。接着,诗人以“杉松映飞泉,苍苍在云端”的描写,生动展现了山中苍翠的树木与飞流的泉水,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何人居此处,云是鲁女冠”一句,突出了居住在此的神秘女子,暗示其非凡的身份与修为。诗人用“燕坐饵金丹”来表达这位女子与仙人生活的悠然自得,进一步增强了诗的仙气。最后两句“相传羽化时,云鹤满峰恋”以及“妇中有高人,相望空长叹”,不仅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也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深切理解和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对仙人生活的敬仰,以及对女性非凡品质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登九疑第二峰》的作者是谁?
诗中“云是鲁女冠”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