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6: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6:09:46
《潓阳亭作》
作者:元结
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
独有潓阳亭,令人可终老。
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
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
有时出东户,更欲檐下坐。
非我意不行,石渠能留我。
峰石若鳞次,欹垂复旋回。
为我引潓泉,泠泠檐下来。
天寒宜泉温,泉寒宜天暑。
谁到潓阳亭,其心肯思去。
我常常问自己,泉边哪里最为优美。
唯有潓阳亭,令人愿意在此长久老去。
前面的轩子俯瞰潓泉,倚坐石几洗手清流。
外界的纷扰总是交错,而这深潭却能让我安静下来。
有时从东边的门出去,更想在屋檐下静坐。
如果不是我自己想离去,石渠也能留住我。
山峰和石头如鱼鳞般错落,倾斜又回旋。
为我引来潓泉,清凉的水流从檐下滴落。
天寒时泉水温暖,泉水寒时天也酷暑。
谁到潓阳亭,心中又有谁愿意离去呢?
作者介绍
元结,字子远,唐代诗人,仕途不顺,最终隐居于山水之间,倾心于自然和田园生活。他的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潓阳亭作》创作于元结隐居期间,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描绘的潓阳亭是他理想的栖息地,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潓阳亭作》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处的古诗,诗人的心境通过潓阳亭的描写得以展现。开篇通过“问吾常宴息,泉上何处好”引出主题,表达了对理想栖息地的思考和向往。潓阳亭作为诗中的主要意象,承载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渴望。
诗中对潓泉的描写,不仅体现了自然的清新,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逸。尤其是“前轩临潓泉,凭几漱清流”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亭中悠闲自得的生活画面,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洒脱气质。
后续的描写中,诗人提到“外物自相扰,渊渊还复休”,表明他对外界纷扰的不屑与淡然,选择在潓阳亭中安静地享受生活,体现了他对内心平和的珍视。整首诗情绪沉静,意境深远,展现了一个理想中的隐士生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潓阳亭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诗人心灵的归宿,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潓阳亭的主要象征是什么?
A. 喧嚣
B. 宁静
C. 历史
D. 财富
诗中提到的“渊渊”指的是什么?
A. 河流
B. 深潭
C. 山峰
D. 树林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悲伤
B. 忧虑
C. 安宁
D. 激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