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0:56
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
花径无容迹,戎裘未下机。
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
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
这首诗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桃花和李花在风中摇曳自依着彼此。花径上没有留下行人的踪迹,戎装未能解下,心中牢牢把握着未尽的机缘。花随着风开放又凋落,日子一天天过去,像是在扫荡着飞逝的时光。如果想要折下一枝花赠送给朋友,谁能知道自己是否会再回来呢?
这首诗涉及的典故并不显著,但可以理解为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反思,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之情。
赵嘏,字子美,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他在诗歌创作上,以清新婉约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作于唐代的某个时期,正值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逐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这首诗以桃李花为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开头两句“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中,诗人用桃李的倩影,表达了对未来的渺茫感。花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形成了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接下来的“花径无容迹,戎裘未下机”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情感状态。他在花径上看不到行人的踪迹,暗示着人生的孤独和寂寞;而“戎裘未下机”则表明诗人心中仍然有未解决的事情,无法完全放下负担。
“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描绘出花随风的无常,仿佛在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以及对未来不可知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带给读者一种对生命、时间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反思。诗人以花为媒介,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诗意的悲凉。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充满了哲理和诗意。
每个意象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思考。
诗中“远期难可托”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未来的无奈
C. 对过去的怀念
“随风开又落”中“随风”体现了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自然的变化
C. 友情的流动
与李白的《夜泊牛斗星》相比,赵嘏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生命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而李白则更为忧国忧民,展示了不同的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