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7: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7:06
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
对酒怜君安可论,当官爱士如平原。
料钱用尽却为谤,食客空多谁报恩。
万里孤舟向南越,苍梧云中暮帆灭。
树色应无江北秋,天涯尚见淮阳月。
驿路南随桂水流,猿声不绝到炎州。
青山落日那堪望,谁见思君江上楼。
在酒桌上,惋惜你我之间的交情难以言表,做官的人若能像平原那样爱护士人就好了。
可惜钱财用尽后却遭受谣言的中伤,食客虽多,谁能报答我的恩情呢?
孤舟万里驶向南方,苍梧山的云中,夕阳的帆影已然消失。
树木的颜色在江北应没有秋日的感觉,天涯海角依然能看到淮阳的明月。
驿路向南随桂水而流,猿声不断传来,直达炎州。
青山在落日中让人难以眺望,谁能在江边楼上见我思念你?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以山水、友情为主题。他的诗歌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他送别朋友郭主簿赴岭南时,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世事的感慨,反映了当时士人所面临的困境与对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情景与情感,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惋惜,酒桌上的对话虽轻松,却隐含着对官场现实的思考,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接下来的几句则逐渐转向对友人未来的展望,孤舟南下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寂与无奈,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
诗中“苍梧云中暮帆灭”一语,既描绘了自然景象,又隐喻了友人的离去,令人感到一丝凄凉。而“树色应无江北秋”则通过对比,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季节变化的感慨,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的几句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青山落日、猿声不绝等意象丰富了诗的情感层次,仿佛让读者能感受到送别时的那份沉重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未来的希冀与担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苍梧”是指哪个地方?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座城
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关心与惋惜
C) 期待与兴奋
“谁见思君江上楼”中“见”的意思是什么?
A) 看见
B) 了解
C) 见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