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43
挽虞沧江提刑三首
作者: 李曾伯 〔宋代〕
南渡称名相,西来见嫡孙。
蜀珍交友盛,雍国曲刑存。
桂苑连鸣鹿,枫宸拟簉鵷。
平生经济略,雅志在中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虞沧江的怀念与敬仰。诗中提到,南方有称名的宰相,西方则有嫡孙来访。蜀地的珍宝让友谊更加深厚,而雍国的曲刑仍然存在。桂苑中传来鹿鸣声,枫树下拟造的鸟笼中也有美好的愿望。作者一生的经济与计谋,志向却在中原之地。
李曾伯(约960年-1030年),宋代诗人,字子华,号澄江,生于四川,后迁至杭州。他以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山水与人情,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精神。
这首诗作于作者对虞沧江的追思之际,虞沧江曾担任过提刑,是一位值得敬重的人物。诗中融入了对友谊、法律以及理想的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个人的追求。
李曾伯的《挽虞沧江提刑三首》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虞沧江的怀念之情,诗中既有对人物的赞美,又有对环境的描写。开篇提到南渡的宰相和西来的嫡孙,彰显了对社会地位的关注,同时也暗示了当时政治环境的复杂。
第二句提及蜀珍与雍国的曲刑,展现了作者对友谊与法律的思考。蜀地的珍宝在交友中的重要性,或许是在强调人际关系的珍贵。接下来的桂苑与鸣鹿,则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的自然意境,反映了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最后两句提到经济与志向,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与对现实的思考。整体来看,诗歌在情感上深沉而细腻,既有对个人关系的怀念,也有对时代的反思。
全诗围绕对虞沧江的怀念,融入了对友谊、法律、理想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的关注和个人的追求。
李曾伯是哪一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蜀珍”指的是什么?
“平生经济略”的意思是?
答案:
对比李曾伯与王安石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友情和理想的追求,但李曾伯更侧重于自然与人际关系的描绘,而王安石则更多地反映了时局与个人命运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