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8: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8:31
春风旗鼓拥元戎,
万马方嘶一洗空。
不惮八千来剑北,
始知十二小齐东。
将扶灞上真人业,
未说隆中宰相功。
整顿乾坤谈笑事,
归来置酒未央宫。
在春风中,鼓声阵阵,旗帜迎风飘扬,元帅骑在马前,万马嘶鸣,似乎要洗净一切。
不怕八千把剑从北方而来,才真正明白十二位小将的齐心协力。
将要扶持灞水之上的伟业,未曾提及隆中的宰相之功。
整顿天地之间的事务,谈笑风生,归来在未央宫中举杯畅饮。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古诗,风格豪放,常以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进行创作。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及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国家面临外敌威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军队的壮观场面,表达了对国家安定和武将忠诚的期待,同时也暗含对北方敌军的警惕。
这首诗以春风和元戎开篇,气势磅礴,描绘了春日的壮丽景象和军队的浩大阵势。诗人在春风的映衬下,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氛,象征着希望和重生。万马嘶鸣的声音响彻,意味着士兵们的士气高昂,正义的力量正在集结。
接着,诗人转向敌军的威胁,"不惮八千来剑北",显示出对敌人强大的警惕性,表明了在面对强敌时的无畏精神。"十二小齐"则暗示了团结的重要性,强调了众志成城的力量。
后半部分,诗人更是将目光投向未来,"将扶灞上真人业",展现出对未来事业的期待与追求,同时提及"隆中宰相功",不禁让人想起诸葛亮的智谋与忠诚,暗示着智慧与勇气的结合。
整首诗在描绘壮丽场面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心与希望,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艺术价值。
整首诗体现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期待,表现出诗人面对外敌威胁时的勇敢与团结,以及对智慧与力量结合的向往。
诗中“春风旗鼓拥元戎”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战斗的紧张
B. 军队的壮丽
C. 自然的宁静
D. 个人的孤独
“不惮八千来剑北”中“八千来剑”指的是什么?
A. 友军
B. 敌军
C. 商队
D. 游客
诗中提到的“隆中宰相”是指谁?
A. 刘备
B. 曹操
C. 诸葛亮
D. 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