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2:30
任公钓台
作者: 马治 〔明代〕
伊人不可见,古台临野水。
惟应公事闲,意钓还来此。
城门日色暮,郡舍秋风起。
鸟飞绿芜上,猿啼碧山里。
宦情方淡如,野性或偶尔。
巉巉云溪石,其下亦清泚。
此时伊人已不可见,古老的钓台傍着野外的水流。
想必是因为公事无聊,所以心中想着来这里钓鱼。
城门外的日色渐渐暗淡,郡舍里秋风阵阵吹起。
鸟儿飞翔在绿色的草地上,猿猴在碧绿的山中啼叫。
在官场的情感渐渐淡薄,偶尔会有些野性的情怀。
高耸的云溪石下,清澈的水流也在流淌。
本诗未涉及特定历史典故,但“伊人”常用来指代心中爱慕之人,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情感的寄托。“钓台”作为一个意象,体现了隐逸生活的理想,是古人追求宁静、抛却喧嚣的象征。
作者介绍:马治,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词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闲暇之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任公钓台》是一首描写诗人心境及自然景色的抒情诗。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人事纷扰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的“伊人不可见”,既引出了思念之情,也暗示了与世隔绝的清幽状态。接着,诗人描绘了古台和野水的宁静,给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诗中“城门日色暮,郡舍秋风起”则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感。这种忧伤与诗人对官场的淡薄情感相呼应,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对自由的渴望。最后的“巉巉云溪石,其下亦清泚”则以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自然的清澈和纯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安宁与追求。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一种淡泊、洒脱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淡泊明志、追求自由的精神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伊人不可见”指的是?
“城门日色暮”描绘了什么样的时间?
诗中提到的“古台”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