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43: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43:12
人饥慕粱肉,肉厌思茗汁。
径寸神明仓,蛲蛔争暖湿。
珍味纵可穷,饥饱要自得。
于我实腐余,于彼捐所急。
曲曲方塘边,扰扰牧鸡鸭。
时哉谨栖止,柳花作茵幂。
怜汝巢卵倾,忍使羽毛赤。
每来待曲宴,倒瓮浮大白。
渐为腰缓带,或遣头穿帻。
釜熟薪且劳,瓶饱汤已泣。
少损郇公厨,鼎笾未为缺。
淡然天人粮,请以羞主客。
一枕茶寮清,时时共来集。
人们在饥饿中渴望吃肉,而肉却厌倦了汤水的味道。
在狭小的神明仓库里,蛔虫和蛲虫争夺着温暖和湿气。
虽然美味的珍馐可以追求,但饥饱的满足才是最重要的。
对我而言,食物实际上是腐败的,对他们来说却是急需的。
在曲折的塘边,鸡鸭在吵闹着。
这个时候要小心栖息,柳花在地上如同铺成的绒毯。
可怜你的巢卵倾斜,怎忍心让你的羽毛变得赤裸。
每次来这里参加酒宴,酒坛里浮着浓厚的酒。
渐渐地,我的腰围变得宽松,或许还会让头发变得凌乱。
锅里的食物已经熟了,火薪还在辛苦地燃烧,
瓶里的汤水已经咕咕作响。
只要稍微减少郇公的厨房食材,鼎和盘子就不会缺少。
淡然的食物请让我来羞愧于主人和客人。
在茶馆中安然入睡,时常有朋友聚集。
王衡是明代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人性和社会的关注。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源于对当时社会人们生活状态的观察,表达了对美食和生命的思考,也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
这首《东坡作戒杀诗贻陈季常》不仅是对饮食的描述,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在生活中追求美食的同时,应该保持对生命的尊重。诗中通过对比,揭示了饥饿与满足的矛盾,表达了对珍味的渴望与对生灵的怜悯。
诗的开头以“人饥慕粱肉”引入,鲜明地展示了食欲的迫切。接着“肉厌思茗汁”则暗示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已经到了厌倦的境地,似乎在反思追求美食的意义。“曲曲方塘边,扰扰牧鸡鸭”描绘了生活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同时又隐含了生灵的脆弱。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对食物的思考与对生命的尊重,警示人们在追求美食的同时,应珍惜生命与自然的和谐。
诗中提到的“蛲蛔”指的是什么?
A. 美食
B. 寄生虫
C. 自然环境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美食的渴望
B. 生活的无奈
C. 对生命的尊重
王维的《庐山谣》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生命的思考,但更侧重于山水的描写;而王衡的这首诗则更关注生活中的细节与人性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