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2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5:06
亘古留清气,虚空一鉴磨。
晚花凉照影,秋水静无波。
不识圆时好,谁怜缺处多。
闲云如解得,莫向月前过。
自古以来,这清冷的气息就留存于天地之间,空旷的夜空宛如一面磨光的镜子。傍晚时分的花影在凉风中静静照映,秋天的水面一片平静,毫无波澜。我不知道何时是圆满的时刻,谁又会可怜这缺失的时光。闲云如果能够理解,就不要在明月前逗留。
作者介绍:范淑,清代女诗人,因其作品展现出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而受到后世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作者在此背景下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孤独情感的深刻思考。
《望夜见月》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抒情诗,作者通过描绘夜晚的月色与自然景象,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首联“亘古留清气,虚空一鉴磨”以清新冷冽的意象开篇,展现出一种超然的气质,仿佛是对自然的赞美和对自我心境的探索。接下来“晚花凉照影,秋水静无波”则引入了时节的变换,晚花的影子在凉风中摇曳,与秋水的平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示了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不安。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不识圆时好,谁怜缺处多”表达了对完美与缺憾的深刻感悟,似乎在言说人生中的圆满与不圆满,是一种普遍的存在。最后“闲云如解得,莫向月前过”则是一种自我告诫,提醒自己不要迷失在月光的美丽中,而应回归本心,这蕴含了对人生的警醒与思索。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勾勒出一种清冷、孤独而又哲理的意境,既有对外界美的欣赏,也有对内心灵的深刻反省,显示出诗人卓越的艺术才华与深邃的思想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内心平和的追求,强调了对待美好事物的理智与克制。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圆时”是指什么?
A. 月亮的圆满时刻
B. 一年的圆满
C. 诗的完整性
“不识圆时好,谁怜缺处多”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无奈与思考
C. 忧伤
诗中“虚空一鉴磨”有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