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5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53:42
读书要三到
朱熹 〔宋代〕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读书时必须字字清晰地诵读,不能错字、漏字、加字或倒读,更不能强行死记硬背。应当多诵几遍,自然能熟悉,长久不忘。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指读得熟练,自然就能理解其义。我认为,读书需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眼睛就无法仔细地看;心和眼都不专注,只是随意地读,根本无法记住,记住的也不持久。在这“三到”中,心的到位最为重要。心一到,眼和口自然也会跟上。
作者介绍: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教育家。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被尊称为“朱子”。他倡导的“格物致知”与读书方法对后世影响深刻。
创作背景:在宋代,朱熹所处的时代重视教育与读书,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以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
朱熹的《读书要三到》不仅是对读书方法的总结,更是对学习态度的深刻反思。在这篇文章中,朱熹提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强调了心的作用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心若不在,眼和口的作用也无从体现,这种观点在今天的学习中同样适用。朱熹的文字简洁而富有哲理,既有实用性,又具有深刻的道德教育意义。他的这种“读书方法”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反映了他对教育的独到见解和对学生的殷切期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在读书过程中,心的专注和用心程度是最为重要的,鼓励人们以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去学习。
朱熹认为读书最重要的是什么?
“三到”中不包含哪个方面?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答案:1. C 2. C 3. 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