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28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
作者: 冯延巳 〔唐代〕
粉映墙头寒欲尽,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
一点春心无限恨,罗衣印满啼妆粉。
柳岸花飞寒食近,陌上行人,杳不传芳信。
楼上重檐山隐隐,东风尽日吹蝉鬓。
墙头的粉色映衬在寒意渐退之际,宫中的漏壶滴水,酒醒后的人依然困倦。
一颗春心满怀无尽的怨恨,罗衣上沾满了哭泣后的妆粉。
柳岸边花瓣飞舞,寒食节快要到了,路上的行人却杳无音信。
楼上的重檐隐约可见,东风整日吹拂着我的鬓发。
作者介绍:冯延巳,字有道,号少轩,唐代词人,以词作著称,风格婉约细腻,擅长抒情,作品多描绘离愁别恨。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时代正值唐代中期,社会动荡,诗人内心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又感受到现实的无奈与孤独。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词作。开篇以“粉映墙头寒欲尽”描绘了春日临近尾声的景象,墙头的粉色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但寒意却依然存在,传达出一种春去冬来的无奈。接下来的“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则生动地表现了人在醉后醒来时的迷惘与困惑,暗示着对生活的无力感。
词中“一点春心无限恨”表达了对春天情感的渴望与失落,尽管春天即将来临,但心中的怨恨却无法释怀。接着提到“罗衣印满啼妆粉”,用衣物上的妆粉传达了悲伤,显示出失落的情感在生活中的显现。
“柳岸花飞寒食近”借助自然景象,引出节令的变化,预示着春天的来临却又是人生的无常。“陌上行人,杳不传芳信”则表现了对远方人心的思念与无奈,行人不传信件,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离。
最后的画面“楼上重檐山隐隐,东风尽日吹蝉鬓”,描绘了春日的宁静,东风轻拂,蝉鸣声声,然而心中的忧愁却难以消散。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心的孤独,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揭示了人心的孤独与脆弱。
诗词测试:
诗中“粉映墙头”指的是什么?
“宫漏长时”中的“漏”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